夏俊峯

媒體札記:理中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當下中國,「理性中立客觀」的價值,因夏俊峯之子的「剽竊」風波變成必須站隊的逼問,甚至導致一些原本意氣相投的知識分子就此絕交。

夏俊峯
中國政府亟需解決執政公信力難題

中國問題觀察者鄧聿文:夏俊峯之死再次揭開中國官民關係的傷疤,中國政府已有所意識,但從表態上願意傾聽和對話還不夠,公信力能否修復也關係中國改革的推進。

媒體札記:「小販必須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夏俊峯最終被執行死刑,輿論天怒人怨。導致情緒激化的背景之一是新近宣判的另外兩案:谷開來殺人死緩,貴州民警槍殺兩名村民獲刑8年。

夏俊峯
四問小販之死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夏俊峯案的一、二審法院都嚴重顛覆了「疑罪從無」這個基本法律原則,讓人不得不懷疑此案是否受到了不正常干擾。

「法國大革命的種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隨著「從重從嚴、大快人心」成爲弱者的邏輯,《人民日報》評論以「法國大革命激進主義掀起的狂飆」爲反面例證呼籲理性。

夏俊峯
城管折射出的病態體制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石述思:夏俊峯對抗的不是一羣城管,而是一個病態的體制。城管存在了12年,但至今沒有一部全國性法律承認它的法定地位。

高曉松與夏俊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夏俊峯,一個因刺死城管而被判死刑的小販,獲得的媒體轟動效應,雖遠不及醉駕被拘的名人高曉松,但也有一些論者試圖救其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