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公司

疫情加劇基金集團資金外流

資產管理公司最近遭遇資金外流、股價下跌,面向客戶的工作也面臨運營挑戰,因爲企業紛紛禁止員工前往疫區旅行。

新加坡
基金管理公司紛紛將亞洲業務移師新加坡

全球投資公司傳統上在香港落戶,將其作爲亞洲總部,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去年收到約200份基金管理公司的牌照申請,高於上年的180份。

投資人:美中緊張將是2020年最大挑戰

世界10大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官們表示,圍繞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仍然是2020年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中國
中國將提前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這一公告爲已經準備進入中國零售基金市場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時間框架。

聚焦中國的股票基金去年表現糟糕

MSCI中國指數去年下滑20.4%,是自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而大約2/3大中華區基金的表現甚至遜於這一基準。

中國寬鬆政策助推基金業規模激增

2015年,中國基金業的資產管理規模成長87%至逾8兆元人民幣,爲有記錄以來擴張最快的一年。

基金業
基金公司的風險被誇大

摩根史坦利董事總經理範斯蒂尼斯:約束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各種監管規定和資本金要求並不適用於大型基金公司。是否應採取措施,防範基金「贖回潮」風險?

不應曲解香港基金分銷模式

國泰康利資管公司康禮賢:若沒有銀行分銷,基金在香港的人氣將遠不如現在高。不充分重視銀行在調動私人儲蓄上的作用,是對香港金融服務價值鏈中關鍵一環的輕視。

嘉實基金搶灘登陸倫敦

更多境外資本投資A股已成大勢所趨,而中國資產管理公司與海外同行間的在地化優勢也在縮減。此背景下,嘉實國際尋求在倫敦設立駐歐據點,以搶佔客源爭奪的先機。

基金業
基金公司需要「亞洲模式」

香港國泰康利資產管理公司CEO康禮賢:最新報告稱,基金管理公司在亞洲成功的關鍵不在於聚合多個市場的業務,而在於區域上的專注。

Lex專欄:華夏基金的誘惑力

中國股市不會永遠這樣平淡無奇。樓市調控可能會重燃投資者對股市的興趣。對於外國基金經理們來說,收購華夏基金股權,可能是進入中國的最佳機會。

中國內地基金公司進軍香港

一些中國內地基金管理公司正把自己在內地的研究專長提供給國際客戶,並通過在香港開設分支機構,邁出了國際擴張計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