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不應曲解香港基金分銷模式

國泰康利資管公司康禮賢:若沒有銀行分銷,基金在香港的人氣將遠不如現在高。不充分重視銀行在調動私人儲蓄上的作用,是對香港金融服務價值鏈中關鍵一環的輕視。

在香港,由於金融服務架構以及購買者的偏好,零售銀行主導著共同基金的分銷。銀行被認爲是擁有強大實體網路的、安全可靠的儲蓄託管機構,而且根基深厚、得到廣泛認可,其運營受到可信的監管。

在亞洲其他地區,銀行的主導地位沒那麼強,但對尋求在亞洲迅速成長的共同基金業建立業務的國際基金管理公司來說,銀行也不容忽視。資產管理公司必須說服零售銀行的「看門人」爲自己提供「貨架空間」及分銷支持。

然而,這兩樣都是要收費的。

您已閱讀15%(200字),剩餘85%(11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