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散戶投資者對投資日本股市興致勃勃還是上個世紀末的事。當時,日經225指數(Nikkei 225)在1998年還不到13000點,第二年就反彈到了近19000點。
特別是,規模較小的企業一飛沖天,因爲人們普遍相信,推動全球市場的科技革命,將最終幫助日本克服已經困擾股市近10年之久的結構性障礙。人們認爲,新興企業與企業家正在改革日本僵化的企業結構。全球性資產管理機構在日本設立、管理並投資於日本的共同基金大受歡迎,而配置了一定規模日本資產的亞洲區域基金也同樣受到追捧。
從歷史來看,對於投資亞太地區的投資者而言,權衡如何在日本與日本之外的亞洲地區之間分配資產是一項重大決策。這一關鍵決策比任何舉措都更能決定在亞洲地區部署的資產的表現。不同的背後因素分別推動著這兩類資產的表現,在日本與日本之外的亞洲地區之間分配資產,挑選時機很重要。依賴市值來決定資產的相對分配是不夠的。
您已閱讀27%(384字),剩餘73%(10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