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中國有望成爲新興市場黑馬

香港國泰康利CEO康禮賢:新年伊始,新興市場資金外流仍在延續,但中國的基金卻得益於資金流入,這似乎表明投資者開始對新興市場內幾個較大的市場區別對待。

2013年是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失望的一年。儘管外界普遍期待新領導班子將出臺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全面經濟改革,但關於經濟成長放緩和過量信貸的憂慮破壞了任何積極勢頭。

去年11月中共召開18屆三中全會後,得益於改革承諾有望兌現的樂觀情緒和更好的經濟數據,中國股市在臨近年底時有所起色。但即便如此,最受關注的滬深300指數全年仍下跌逾7.5%。

部分投資者(多爲本土散戶投資者)確實在更具投機性的市場板塊顯著跑贏大盤。對中小企業股票和中國小企業市場——創業板(ChiNext)恢復熱情的投資者,獲得了80%以上的回報率。創業板於2009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開板,是中國內地版的那斯達克(Nasdaq)。

您已閱讀22%(297字),剩餘78%(10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