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

跨境合作利好亞洲基金業

香港國泰康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康禮賢:如果建立基金互認平臺,中國內地與香港滿足條件的基金就能在兩地同時發售,這將具有重大意義。

全球資金流動數據表明,投資者仍然青睞發達國家股票勝過於新興市場股票,直到7月的最後一週,亞洲地區基金一直遭遇資金外流。不過雖然亞洲在地的資產價格承壓,亞洲基金行業內部仍充滿了各種樂觀訊息,顯示資產管理公司的前景依然光明。

7月份,香港基金行業監管當局報告了其與中國內地監管部門合作的首項關於基金互認平臺的聯合研究。這項爲期6個月的研究重點考察了香港和中國內地兩種監管框架的相容性,並得出結論稱,兩者能向投資者提供同等保護。這是建立互認平臺的第一步,該平臺將使中國內地以及香港地區滿足條件的基金得以在兩大監管區域內同時發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和中國金融自由化改革中常見的情況一樣,與基金互認平臺有關的監管規則和要求都是逐步出臺的,並且到目前爲止尚沒有制定出明確的時間表。香港監管當局公佈的細節包括,要求在香港註冊基金的法定營業場所同樣位於香港。

您已閱讀24%(371字),剩餘76%(11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