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

裁員
瑞銀收購瑞信預計將導致數萬人被裁員

瑞信的國內商業銀行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將首當其衝受到裁員衝擊。

瑞信170億美元債券將被減記爲零

高風險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務的價值被減記爲零,預計此舉將使市場受到衝擊。

博彩業
博彩巨擘在疫情危機中完成合並

Flutter在新冠疫情之中仍努力完成了與The Stars Group的合併,因爲堅信這場疫情將加速在線博彩業務的成長。

吉利
吉利和富豪汽車計劃合併

此舉標誌着吉利掌門人李書福開始整合其龐大汽車帝國。合併後的公司將在香港上市,締造中國首家全球汽車製造商。

汽車
飛雅特克萊斯勒與標緻雪鐵龍集團同意合併

合併後的新企業將成爲世界產量第四大的汽車製造商,汽車總銷量將達到870萬輛。

中國預計將放棄「兩化」合併

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管理團隊間磨合的困難與中國化工全球資產所有權變更可能引發的問題,是「兩化」合併預計被放棄的部分原因。

汽車業
標緻雪鐵龍董事會批准啓動與飛雅特克萊斯勒合併

這項全股票合併將打造出市場價值超過440億歐元的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據悉合併後總部可能設在中立地點荷蘭。

造船業
南韓造船商面對中國船企挑戰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和中船重工合併後將成爲能與南韓現代重工相匹敵的強大企業。世界造船業格局將發生什麼改變?

飛雅特克萊斯勒提出與雷諾合併方案

飛雅特克萊斯勒提議與雷諾以全股票形式對等合併,這項326億歐元的交易將打造僅次於大眾和豐田的全球第三大汽車公司。

汽車
FT社評:車企合併的邏輯

隨著各主要市場銷售下滑以及汽車行業轉向電動汽車,聯手也許是衆多汽車製造商保持競爭力乃至維持生存的唯一途徑。

反壟斷
歐盟否決西門子-阿爾史東鐵路業務合併案

歐盟反壟斷專員沒有接受西門子和阿爾史東提出的合併理由,即這次合併對於歐洲企業與中國國有競爭對手展開競爭是必要的。

中國掀起新一輪國企合併潮

由政府主導的合併依然是中國國企改革的重點,新一輪大規模整合主要發生在煤炭和電力、重型機械和鋼鐵行業。

鋼鐵業
破產與合併衝擊下的中國鋼鐵業

中國政府正在實施旨在增效減債的鋼鐵業發展計劃,大型鋼企的合併及地方鋼企的破產重組正衝擊著整個鋼鐵行業。

寶鋼武鋼合併邁出第一步

寶鋼上市子公司將吸收合併武鋼上市公司,作爲兩家母公司合併的預備步驟,合併將締造全球第二大鋼鐵製造商。

Lex
Lex專欄:聯邦快遞收購TNT是否明智?

聯邦快遞堅稱,現在是收購總部位於荷蘭的TNT快遞的大好時機,但該公司其實是在押注歐洲復甦會把TNT快遞的盈利推至峯值。這把賭注風險過高了。

商學院
商學院之間的「捆綁婚姻」

法國很多商學院可能很快就因財務壓力而被迫考慮合併,原因是法國政府正在削減對商會的撥款,而商會可能進而削減對商學院的資助。

Lex專欄:港交所爲何心如止水

在全球交易所掀起的合併潮中,市值最大的香港交易所卻不爲所動。原因很簡單:不論哪家交易所合併,都相當於自願稀釋它目前高得讓人眼紅的利潤率。

力拓
FT社評:「兩拓」合資應當嚴審

人們的根本憂慮在於,一家控制著如此大量鐵礦石供應的合資企業,可能會影響鐵礦石價格。若想打消競爭對手和客戶的疑慮,兩拓必須做出一定讓步。

保時捷
Lex專欄:保時捷與大眾雙贏

保時捷與大眾合併後,保時捷家族將是大眾的最大投資者,這是一項傲人功績,而大眾將獲得渴望已久的穩定投資者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