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

航運
從瓊斯法案到「噸位費」——美國的船運業小算盤

李瀚明:美國現在的高利息背景對重工業是十分不利的。不解決這個根本問題,單靠收中國船舶噸位費來投資「振興造船業」,還是相當困難的。

造船業
南韓造船商面對中國船企挑戰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和中船重工合併後將成爲能與南韓現代重工相匹敵的強大企業。世界造船業格局將發生什麼改變?

重工業
中國重工企業靠財技「保成長」

專業人士指出,部分中國重型工業企業不依靠改善經營來實現盈利,而僅是通過重組和出售資產達成目標,這種做法不過是在自欺欺人。

熔盛凸現中國「再平衡」困境

熔盛重工曾是中國造船領域非凡成就的標誌,但產能過剩、訂單銳減已讓它瀕臨破產。這家企業凸顯出中國政府在推進經濟「再平衡」和放慢經濟增速過程中面對的挑戰。

南韓造船廠加大拓展新業務

爲了對抗低迷的行業前景並尋求長期成長,南韓大型造船廠嘗試進軍風力渦輪機建造等綠色科技業,並希望進軍快速成長的海底石油開採設備市場。

造船業
全球造船業苦等回暖之日

全球航運業低迷拖累了造船業。船舶供應過剩,虧損增大,船東們遲遲不願下單。雖然中日韓同爲造船業大國,但由於中國製造的船舶以普通型居多,面臨的困難最爲嚴峻。

造船業
熔盛重工上半年淨利潤大幅下降

因高度依賴傳統船舶訂單,這家中國造船公司對抗經濟低迷的能力不及南韓對手

造船業
中國造船業面臨全球需求低谷

在金融危機前航運業繁榮的推動下,中國造船業規模迅速躍居世界第一。如今,隨著全球造船業跌落低谷,中國造船工業開始顯得有點搖搖欲墜。

造船業
分析:造船業可能面臨破產潮

經濟危機不僅導致造船業訂單大幅下降,而且還讓進一步擴大造船產能的計劃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