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正在經歷一輪合併熱潮。上週,戴姆勒(Daimler)與吉利(Geely)宣佈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面向全球市場生產電動汽車Smart。本報報導稱,雷諾(Renault)計劃在12個月內重啓與日產(Nissan)的合併談判,然後收購另一家汽車製造商,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是其首選目標之一——後者的董事長約翰•埃爾康(John Elkann)也正在重新推動合併。今年年初,福斯汽車(Volkswagen)和福特(Ford)宣佈結成全球聯盟。
汽車製造商之間的合作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但這對汽車業至關重要。隨著各主要市場的銷售下滑以及該行業轉向電動汽車,聯手也許是衆多製造商保持競爭力乃至維持生存的唯一途徑。
過去一年,作爲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的汽車銷量下降了4%。這是近30年來首次下降,原因是中國經濟放緩,以及自2015年起實行的購置稅減免政策結束了。2月份,歐盟(EU)乘用車市場同比萎縮約1%。在美國,儘管2018年的情況強於預期,但多數分析師預計,今年美國汽車銷量將出現下滑。
您已閱讀37%(456字),剩餘63%(7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