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

FT社評:全球需要合作防控新冠疫情

恐懼會傳染。世界需要對新冠疫情作出協調的經濟回應——爲了應對疫情對金融、商業和工業的擾亂,也爲了讓公衆放心,恢復信心。

世界亟需構建新的合作型國際秩序

尚達曼:一個開放、競爭、協調良好的國際秩序將改善所有國家的前景,反之將不可避免地損害所有國家。

教育合作對「一帶一路」有何重要性?

梁海明、馮達旋:「一帶一路」框架下,教育合作非常重要,其最直接、最顯著的影響將通過教育合作來實現。

速讀
阿里網戀LendingClub

中國電商阿里巴巴與美國P2P金融先驅Lending Club攜手,是一個精明的配對。這一合作最初限於美國,但很可能會隨阿里巴巴的電商業務一道擴展到世界各地。

我們都是大數據時代的海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規則已不同。你如何行動取決於你如何認識規則:大數據時代,合作比競爭更重要,交流比交易更重要,靈活的同伴關係比冰冷的階級鬥爭更重要。

速讀
未來十年可能屬於中國

與普遍的看法不同,印度經濟在過去十年的表現優於中國,印度仍然具有一些優勢,例如消費比重較高和人口比較年輕。但如果Chindia攜手卷土重來,也許下一個10年屬於中國。

哪兒來的這麼多混球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混球和色盲、耳聾不同,並非來自遺傳,而在很大程度上受環境薰陶、文化影響。有些文化能製造更多混球。資本主義會帶來混球,特權意識也會。

敢不敢相信別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相信別人的確不容易,但現實世界比「囚徒困境」的預言樂觀很多。信任並非是亙古不變的道德準則,而是一種因地而異的生存策略。

經濟學
我是如何與別人合作的?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榮譽教授鄒至莊:從擔任中美經濟教育和研究委員會美方主席等經驗來看,我始終奉行一項原則:選擇志趣相投的人合作,如此成功也是必然。

如何讓商業「婚姻」保鮮?

FT管理欄目專欄作家希爾:不少商業合夥夥伴後來都反目。與婚姻一樣,商業聯姻也是人與人的相處。企業必須像對待婚姻一樣,對待企業間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