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

高階主管涉嫌性侵養女案的關鍵法律攻防點

劉遠舉:14歲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門檻,恰好也是一旦發生關係無條件認定強姦的年齡門檻。這兩個門檻都在14歲,不是一個巧合。

中國《外商投資法》仍有缺憾

布羅德曼:中國即將生效實施的《外商投資法》與現行的繁瑣法律相比有重要進步,但還做不到與全球最佳做法接軌。

皇冠在華被捕員工被控宣傳賭博罪

這家度假酒店集團的19名員工去年10月在中國被拘留,現在都被控與宣傳賭博相關的罪名,6月26日出庭。

欺詐
中國警方破獲「民族資產解凍」騙局

公安部表示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4名。全國9.3萬人受騙,騙子稱集資是爲了解凍當年被國民黨政府帶走的資產。

「辱母殺人案」照進中國高利貸暗角

中國民營企業家向高利貸借款,高利貸與黑幫團伙勾結,警方很少介入非人身傷害的恐嚇案件都是典型現象。而於歡案很可能對此造成改變。

法律
三十而立:1960年的我是如何投身中國研究的

孔傑榮:讓我成爲中國法律專家的機會到底是如何出現的?爲什麼我抓住了這個其他法學教授紛紛迴避的機會呢?

回首2016:霧霾裏的中國

王軍:2016年中國社會緊張、不安和焦慮情緒集聚、蔓延、加劇,公民基本權利仍無法保障,社會正義伸張艱難。

中國成國際企業案件重要訴訟地

跨國公司已經習慣於在美國或歐盟法院打漫長而艱難的法律戰。如今,它們應該爲新出現的第三個戰場做好準備。

索尼
加拿大Wilan在華起訴索尼專利侵權

如勝訴,可能獲得針對索尼的禁令,阻止索尼在中國銷售LTE標準智慧型手機。索尼也可能被禁從中國出口此類手機。

法治
雷洋事件能否成爲法治國家之始?

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發起人才讓多吉:雷洋事件的重點不是是否嫖娼。從尊重死者、體恤生者、保護衆者出發,我們應該探究如何從制度上減少雷洋式的不明死亡事件。

律師
公共律師在轉型社會中的角色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我們希望公共律師不僅僅是技術類的專業人士,而是成爲各自社羣中的領袖人物,引導社會實現最高價值,推動政治法律體制不斷進步。

USC:中國研究往事

1963年成立的「大學服務中心」(USC),是冷戰時期西方中國研究最早的大本營。當時「紅色中國」對外封鎖,許多西方學者只得落腳香港,內地湧入的難民成了他們研究中國的富礦。半世紀後,USC創辦主任、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寫下這段私人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