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

中國成國際企業案件重要訴訟地

跨國公司已經習慣於在美國或歐盟法院打漫長而艱難的法律戰。如今,它們應該爲新出現的第三個戰場做好準備。

跨國公司已經習慣於在美國或歐盟法院打漫長而艱難的法律戰,而且這些官司通常會帶來全球后果。如今,它們應該爲新出現的第三個戰場做好準備——中國。兩週前,名不見經傳的加拿大公司Wilan Inc在中國東部南京市對索尼(Sony)提起訴訟,指控這家日本集團的LTE標準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技術涉嫌專利侵權。

Wilan正是批評者口中的「專利流氓」——利用智慧財產向其他公司收取費用而自己不從事生產的公司。如果Wilan獲勝,索尼可能最早在明年夏天被禁止銷售和出口其LTE手機。考慮到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幾乎所有鏈條中的關鍵作用,潛在的出口禁令將是索尼面臨的真正威脅。

設想一起可能帶來相同後果的類似訴訟,只是將被告換成蘋果(Apple)或三星(Samsung)。這將對消費者造成巨大沖擊。企業將面臨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時代,一名中國法官就能夠切斷一些全球最具價值公司的命脈。

您已閱讀28%(375字),剩餘72%(9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