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貸

中國信貸緊縮給全球帶來通縮寒意

斯特林: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打噴嚏,世界就感冒。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因此成爲最重要的全球決策者。

中國債務週期:勇敢者的遊戲

FT首席國際金融記者桑曉霓:隨著中國信貸總規模再次加大、公司債券違約案例增加,一個新的不良債務週期正在開啓。但已經有大膽的外國投資者開始考慮「危機中的機遇」。然而,這些機遇會不會向局外人開放仍是一個問題。

中國企業借新債償舊債

FT新興市場主編金奇:中國本輪信貸刺激比2009年的規模更大,但實體經濟對之幾乎沒有反應。統計顯示,中國企業新借入的資金主要不是用於投資,而是用於償還舊債。

爲何需正視中國的信貸風險?

瑞銀馬格努斯:A股動盪對中國或全球經濟沒有太大根本性影響,但中國金融政策和人民幣的逐漸貶值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考慮資本外逃、「有管理」的貨幣貶值和民營部門信貸熱潮三個方面的相互作用,就會發現中國的信貸風險正日趨嚴峻。

中國擴大小企業和農村信貸

中國國務院著手建立省級再擔保機構,由其加強信貸擔保機構的資金後盾。此舉突顯中國政府承認小企業和農村對整體經濟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解決就業問題方面。

中國將加入「量寬俱樂部」?

Fulcrum資產管理公司戴維斯:中國尚未啓動非常規貨幣寬鬆,但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需要一場更大規模的政策寬鬆來避免經濟硬著陸。幸運的是,這顯然已在進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