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變化多快啊。嗯,也許沒怎麼改變。今年,中國央行(PBoC)用新的流程——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取代了月度貸款配額機制,以監測信貸成長。
此舉出臺之際,中國總的信貸資金流(源自銀行和非銀行類機構)規模再次加大,以求支持經濟擴張。
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數據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至去年第三季度末期間,非金融部門的債務擴大了279%,如今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49%。這些數據並未計入最近幾個月信貸的激增。中國各銀行存在的目的就是以各種方式服務於國家——對少數股東的義務就別提了。
您已閱讀20%(305字),剩餘80%(11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