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開始實施的經濟平衡舉措,在很多人的眼中肯定是有違常理的。試圖在削減國內不斷膨脹的債務負擔的同時,又不犧牲快速的經濟成長,這聽起來就像是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少喫草。始終存在的一個危險是,這匹馬兒或將踉踉蹌蹌地跌倒,震動整個大地。
所以,只要有跡象顯示中國經濟活力不足,都會引發人們的擔憂。中國經濟每年對全球產出成長的貢獻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因此,一系列略顯頹勢的經濟統計數據提出了一個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中國的信貸緊縮終於要演變爲一場信貸危機了嗎?
4月份,衡量通縮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了4.6%,降幅較之前有所加大。今年第一季度,工業利潤下降了2.7%,而賣地收入——資金短缺的地方政府的一項主要收入來源——同比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您已閱讀29%(325字),剩餘71%(7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