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稱之爲「神奇的債務壓縮機」。在首次面對國有銀行業的鉅額不良貸款時,中國政府提出了一種看似巧妙的解決方案。
1999年,中國政府沒有減記總額達1.4兆元人民幣(合2160億美元)、相當於近20%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不良貸款,而是專門設立了資產管理公司,以全額面值買下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用得到政府支持的10年期債券支付。2009年(經過10年的經濟快速成長),當這些債券到期時,10年前收購的不良貸款僅相當於GDP的不到5%,從理論上來說,這讓減記變得更容易。
面對外界對中國居高不下的債務與GDP比率日益加大的質疑,中國正在尋找另一臺神奇的債務壓縮機。然而,很多證據表明,第一臺創造奇蹟的債務壓縮機在20年前之所以幫助避免了一場潛在的債務危機,只不過是因爲它把那場危機推遲——到了今日。
您已閱讀26%(377字),剩餘74%(10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