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

短線觀點:令人擔憂的中國債市

中國國企債務違約引起的焦慮促使債券收益率大幅上升。在質押式回購市場規模已超過已發行債券存量的情況下,市況急劇惡化可能會迫使借款人在面臨貸款被催還或無法展期時賤賣債券、引發拋售潮。

別緊張,或者至少稍微放鬆一點。在中國規模龐大的7兆美元的債券市場上,10個基點或許不是借貸成本最大的單日波動,但在本週一,這種波動卻足以讓中國受到密切關注的在岸回購利率從8個月高點回落。這爲投資者提供了少許喘息空間,讓他們能夠思考日益緊張的在岸債券市場接下來的走勢。現在需要考慮的一點是他們自己的槓桿以及他們對企業的擔憂。

中國債券收益率已大幅飆升。本月,中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25個基點,至2.75%,創出一年來最爲糟糕的月度表現。兩家國有企業的違約不禁讓人們擔心接下來可能還會有其他國企違約。所有這些僅在本月就讓境內優質借款人額外增加了約半個百分點的成本。受此影響,企業迄今暫停了大約100億美元的債券發行計劃。

雖然投資者對利率上升導致成本增加感到憤怒,但一個迄今被忽視的因素是,投資者以及企業似乎隨時有可能失去平衡。萬得資訊(Wind Info)的數據顯示,質押式回購市場(以債券爲抵押的短期貸款)當前的規模超過了已發行債券的存量。市場情緒急劇惡化可能會迫使那些借款人在面臨貸款被催還或無法展期的情況下賤賣債券。去年夏季股市暴跌之後流入債市的資金也面臨流出風險。既然中國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不像其規模顯示的那麼大,面臨贖回的基金經理可能被迫要拋售他們能夠拋得掉的,而不是他們應該拋售的。

您已閱讀71%(545字),剩餘29%(2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