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應如何解決壞賬問題?

原花旗高級副主席羅茲:隨著中國金融領域的風險逐步上升,領導人需要認識到越拖會越糟糕。猶豫不決將破壞國內外對他們的經濟管理技巧的信心:短期而言這將促使資本外流增加,同時無疑會導致中期GDP增速下降。

數十年來對金融危機的關注讓我明白,政府作出艱難決定的時間越晚,力挽狂瀾、遏制損失擴大的難度就越大。

隨著國內金融領域的風險逐步上升,中國領導人需要認識到以上現實。遲遲不採取大膽行動將破壞國內外對他們的經濟管理技巧的信心:短期而言這將促使資本外流增加,同時無疑會導致中期GDP增速下降。

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在1979年執掌美聯準(Fed)的時候面臨嚴峻的經濟危機。爲遏制通膨飆升,他決定推出非常規貨幣政策來對付通膨這頭惡龍。這樣做造成的一個後果是衰退。但這場衰退歷時很短,而通膨受到遏制,美國經濟走上了持續快速成長的道路。

您已閱讀19%(269字),剩餘81%(11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