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金融業

中國壞賬問題不會消失

FT國際金融首席記者桑曉霓:外國投資者希望中國用理性的資本主義方式處置不良債務。然而,如果這意味著破產和裁員,不清楚中國政府敢不敢邁出這一步。

假如這是一個更完美的世界,假如中國股市更完美,那麼工行(ICBC)的壞賬銀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Huarong)將在10月上市,爲其目前的支持者——包括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KKR和工行自己——斬獲逾10億美元。

可是,在中國股市最近暴跌後,新股發行已被無限期擱置。當然,在股價暴跌之前,市場對工行等銀行股的看法也不是很樂觀。

銀行一直是本土市場經濟成長的指標。因此,隨著中國經濟放緩,信貸需求相應放緩。在從汽車到城堡等所有商品需求下滑之際,鍊鋼廠沒有借款動機(中國大亨確實會建造城堡:湖南就有一個白金漢宮複製品)。

您已閱讀20%(265字),剩餘80%(10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