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

個稅減少,但減稅遠遠不夠

徐瑾:個稅減少,暴露什麼資訊?拋開季節和政策變化,收入確實在減少。個稅增速高低反映了中產收入景氣。對比中產收入壓力,個稅減免幅度遠遠不足。

個稅社保調整並舉,新財政平衡術?

徐瑾:中國個稅減免標準提高到5000,如何評價?當前更值得關注的是社保徵收的變化,誰能真正彌補養老金虧空?

個稅
年收入12萬與高收入爭議:中國中產之痛

徐瑾:隨著中國三十餘年的經濟高成長,財富分配在最近十年進一步分化,階層固化以及階層碾壓的焦慮密集出現。

燃油稅
燃油稅調整需遵循稅收法定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中國財稅部門此番三次提稅,既違法也不合理,燃油稅影響比個稅及公用事業收費大,調整程式應該更爲嚴格。

個稅改革:劫富還是濟貧?

個稅提案遇冷與加強高收入羣體徵稅的冷熱對比,暗示個稅改革分歧與動力不足。當前個稅體制,是否真能夠劫富、濟貧?民富尚未完成,中產亦待培育,總體減稅應該是個稅下一步改革目標。

媒體札記:一樁烏龍新聞的誕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蓋有國家稅務總局紅印的「闢謠聲明」,讓中國媒體一片譁然。但闢謠之後,國稅總局等來的不是同聲斥責謠言,而是失望與不解。

個稅
稅政危機的冰山一角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聶日明:本次個稅調整無法平息社會的批評。政府提出的有益的政策改革,總是有方向沒有動作,追究到根本,還是稅政未能權歸納稅人。

媒體札記:紅色海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今日的中國媒體是紅色天下,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之天下。「黨永遠和人民在一起」是主旋律,各大報紙與網站上黨旗飄飄,黨徽閃耀。

媒體札記:高鐵安全之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21世紀經濟報導》意指前鐵道部長劉志軍造假的《三問京滬高鐵》一出,輿論波瀾再起,多有人批評高鐵犧牲安全,只為追求速度。

媒體札記:爲城管「裸奔」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重慶城管與小販之間的故事,讓怒斥聲充盈網路,但也有「少數派」質問真相究竟如何,他們願以「裸奔」爲賭注打賭。

媒體札記:新聞執政與「黑名單」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主任毛羣安稱要對在食品安全上誤導公衆的記者設立黑名單,激起媒體強烈反應,被《人民日報》評論樹爲反面典型。

中國人如何維護個稅權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人能夠維護權益是一回事,會不會維護權益是另一回事。目前,圍繞個稅的一系列建議,還沒有回到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