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貸款

加息導致美國銀行業第二季度錄得近190億美元貸款損失

信用卡和商業地產客戶將貸款損失推至三年多來的最高水準。

歐洲央行提議設立歐元區壞賬銀行

此舉意在從銀行資產負債表上剝離2008年金融危機遺留的不良貸款,但已被歐盟委員會否決,因爲官員們不願破例放棄歐盟規則。

銀行
中國的銀行面臨壞賬激增風險

中國政府呼籲銀行努力支持新冠疫情爆發後難以生存的企業,但這有可能令已然在艱難應對資產品質問題的銀行出現更多壞賬。

下一個十年,中國銀行業迎來寒冬期(下)

浦永灝:大型科技公司,會不斷蠶食傳統銀行的地盤;銀行業將進入生死存亡的寒冬時期,面對「四小兩大」的生死挑戰。

下一個十年,中國銀行業迎來寒冬期(上篇)

浦永灝:在今後十年裏,銀行業將進入寒冬期,面臨生死難關;銀行業相當於經濟的衍生行業,如不良貸款局面無法扭轉,中國銀行業面臨危局。

銀行
中國銀行業改革遭遇新冠疫情衝擊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起的銀行業改革卓有成效,但目前的這場新冠疫情可能會阻止甚至逆轉他的改革進程。

標普警告中國銀行業面臨不良貸款風險

標普預測,由於經濟成長放緩,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將出現激增,最多可能激增7.7兆元人民幣。

銀行
上海申鑫俱樂部老闆猛烈抨擊上海銀行

上海申鑫老闆徐國良指控上海銀行向寶能集團發放了265億元人民幣欺詐性貸款,其中一些貸款用的是中國老百姓的理財資金。

中國多家銀行推遲公佈業績

最近被政府接管的包商銀行是尚未公佈2018年業績的19家銀行之一。分析師們表示,推遲公佈業績可能是不良貸款累積的跡象。

壞賬
中國多家銀行因掩蓋壞賬被罰

過去一個月,至少有5家中國大型金融機構收到罰單,中國當局擔心掩蓋不良貸款的行爲可能會破壞金融穩定。

Lex專欄: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

中國央行現在可能再次爲部分銀行降準,從而在經濟放緩之際支持小微企業。此舉將進一步擴大中國不斷成長的債務。

債務
中國警示小型銀行壞賬激增

中國審計署稱,河南省有42家銀行的貸款不良率超過5%「警戒線」,「個別」銀行貸款不良率超過40%。

前交所加大向海外出售不良資產

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去年成爲第一家直接向海外買家出售不良債權的交易所,預計今年海外銷售額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壞賬新規導致中國的銀行資本金告急

中國關於不良貸款統計口徑的新規,預計將迫使部分銀行增加撥備,並導致今年整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大幅增加。

朱夏蓮:中國實際壞賬比官方數字高6.8兆美元

朱夏蓮是最早警告中國債務風險的金融分析人士之一。她認爲政府幹預會使隱蔽風險變得更大。但也有人質疑她的方法。

中國壞債市場吸引全球投資者

觀望多年後,近期兩家境外機構在華買入不良貸款資產組合,這標誌着外國基金多年來首次獨立闖蕩中國壞債市場。

銀行
中國銀行業與監管機構圍繞撥備覆蓋率展開角力

在中國銀行業壞賬不斷攀升之際,幾家大銀行正通過公開遊說和私下違抗等方式,欲迫使監管機構放鬆撥備覆蓋率要求。

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成長放緩

商業銀行體系不良貸款比率在6月底爲1.75%,與三個月前持平。各銀行加快資產減記,華東沿海經濟出現企穩跡象。

銀行業
上海銀行業:一個推動改革的故事

廖岷:在人們擔憂中國銀行業風險之際,上海地區不良貸款率連續8個月下降,遠遠低於全國商業銀行的不良率。

中國銀監會:過去三年處置2兆元不良貸款

中國銀監會高官王勝邦表示,中國各銀行已採取措施,確保不良貸款不會給中國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

「金融創新」不能克服信貸週期

FT專欄作家加普:將高科技融入金融的金融科技理應比銀行更聰明、效率更高。但隨著金融條件收緊,該行業很快暴露出脆弱性,而古老的銀行業展現出價值。

銀行
中國小銀行:利潤飆升,但風險暗藏

在中國大銀行的放貸有所收斂之際,小銀行的發展勢頭卻超過了前者。爲應對資金成本升高而採取的更激進放貸行爲,掩蓋了小銀行不斷積累的風險。

Lex專欄:中資銀行融資熱背後

中國銀行率先在中國發行優先股,融資400億人民幣,收益率十分慷慨。在中國銀行業一級資本頗爲充足的情況下,人們擔心,這類融資反映出銀行業對不良貸款的擔心。

Lex專欄:「9號文」的威力

中國銀監會的「9號文」旨在削弱銀行同業信貸市場,以減少不良貸款風險。但它能起到作用嗎?在銀行間市場被堵住的信貸資金接下來又會流竄到哪裏?

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走勢猜想

銀行從業人員張慶昌:中國銀監會強調銀行業下半年首要風險是不良貸款持續上升。今年不良貸款率會真的上升到2%以上嗎?影響不良貸款關鍵因素是什麼?

地方債
外匯儲備救不了中國壞賬

FT駐香港記者戴維斯:在研究了一番中國壞賬問題的嚴重性之後,許多人可能會指出,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是一條可靠的出路。但出於多種原因,中國政府現在不可能仿效過去,大規模動用外匯儲備。

華融
Lex專欄:華融計劃上市

在悲觀者認爲中國可能面對新一輪銀行債務問題之際,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計劃明年上市的訊息,對中國如何應對大規模銀行壞賬問題,無疑是一種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