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孩子「勤奮」的底線在哪裏?

徐海娜:我們從小就一直被鼓勵要勤奮,但孩子們的努力究竟有沒有底線?真的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嗎?

我們從小就一直被鼓勵要勤奮,正是「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還不斷被告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但是小朋友們的努力究竟有沒有底線呢?真的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 嗎?要勤奮到什麼樣的程度,家長和老師纔會滿意呢?假如有一天,所謂的「勤奮」什麼也換不來的時候,會不會懷疑人生的意義呢?

小朋友努力的底線之一:充足睡眠

曾經見過在醫院病牀上仍堅持寫作業的孩子,在地鐵裏用各種奇怪姿勢完成作業的孩子,然而這些還算平常,我比較震驚的是,親媽半夜把熟睡的孩子叫起來補作業,親媽把病牀上的孩子拉起來溫習功課。然後這些「親媽」不斷地發出「心疼卻無奈」的感慨,彷彿如此一來,自己就得到了開脫。小朋友的順從和勤奮固然令人感動,但是成人的僞善也昭然若揭。有媽媽說,也不想這樣,可是爲了留在實驗班,必須得起早貪黑,孩子小小年級便熬出黑眼圈,大人雖然心疼,但抵不住實驗班「未來前景」的誘惑。還有媽媽說,孩子連週末的時間都排得密密麻麻了,比上班的成人忙碌多了。就算如此,這些人說起來,也甚少有對子女的勤奮程度感到滿意的,反而常常會責怪自己的孩子學習效率低下,愛偷懶不用功。

您已閱讀13%(478字),剩餘87%(31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