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是薄情的「上帝」

企業不應把顧客視爲君王,盲目執行顧客指示,因爲顧客的需求經常出現變化,而且他們也不會告訴企業他們究竟在想什麼。

當今商業中最流行的格言之一就是「顧客就是上帝」。很多公司都在廣告和公司網站中突出這一點。這麼做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顧客的需求都是至關重要的。顧客想要什麼,就必須得到滿足。要是企業對顧客敷衍了事,不積極回應他們的需求,就會受到顧客的懲罰。

這已經成爲廣泛的共識了。但是企業如果把顧客視爲君王,執行顧客的所有指示,這就與原意大相徑庭,而且是一項危險的策略。一方面,顧客自身的願望和需求經常會出現極大變化,而且沒有什麼明顯的道理,另一方面,顧客自己也不會總是告訴我們他們在想些什麼。

1982年,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在經過長期的測試並向顧客進行諮詢之後,推出了該公司的低卡路里軟飲料——健怡可樂(Diet Coke),旋即獲得成功。三年後,可口可樂公司進行了相同的諮詢和測試工作,而且得到的結果同樣有利,但推出的「新可樂」(New Coke)品牌卻成爲公司歷史上最出名的慘敗之一。

您已閱讀32%(401字),剩餘68%(8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