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九晚五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林明珠:亞洲市場青睞色彩豐富的作品
薛莉:作爲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最早的探路人之一,林明珠不僅在將中國藝術家推向世界,對概念設計依然執著。
2022年6月10日
一封體制內80後的來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近兩年的讀者來信總是羨慕體制內的高福利,或是體制內的人撒嬌般地抱怨沒挑戰,卻又對優厚的待遇依依不捨。這封是個例外。
2013年4月2日
怎麼才能更像「總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讓總監最像總監的因素是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上級,並破壞下級。而權威,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2013年3月26日
爲什麼讀MBA?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我周圍有太多讀過MBA和EMBA的人,我好幾個女朋友是,不少大學或高中同學是。但我交往的最有錢的一個,卻不是。
2013年1月31日
什麼是真的人脈關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直到需要把人脈變現時,你才發現,平時沒有功利目的交往的那些纔是最好用的。可一旦變現,這交往就有中斷的風險。
2012年12月18日
打死不去小微公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小微公司讓新員工什麼差事都做,憤世嫉俗的人把它視爲剝削廉價勞動力。但換個角度,這是帶薪修煉不同行當的經驗值。
2012年12月4日
降職以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很多經理人離職後適應不了的不是經濟的斷炊,而是很難面對社會地位降級的現實。前高階主管的帽子成爲就業的累贅。
2012年11月27日
從經理人到小微企業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創業,與其說是一次商業投資,倒不如說是一次消費,爲了實現個人理想抱負與豐富人生經歷的奢侈消費。
2012年11月20日
40歲也不一定成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大一學生青澀,是純真;大四再青澀,就成了書呆子。而四十歲了還不太懂人情世故的話,會被認爲很「二」。
2012年11月13日
國企裏來了85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看著美劇、日韓劇和「康熙來了」長大的這一羣人,對權力的敬畏沒那麼深入骨髓,而對個人權利的理解卻相當豐滿。
2012年11月7日
混在大公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對習慣了在中小公司獨擋一面、呼風喚雨的業務干將來說,大公司規矩之多、流程之長、效率之慢,完全不可想像。
2012年9月18日
「頭銜」讓人膨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人都傾向於誇大自己的影響力,名利當頭的情況下,這種誇大又以幾何級倍數演變成「自我膨脹」。
2012年9月4日
你有幾張名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擁有多重職業身份的人越來越多。有商務人士跨界公益組織,也有橫跨產業鏈多個環節的,還有把興趣當職業的。
2012年8月28日
如果我是90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70後遇到的「人才空窗期」不會重來了。90後的升職空間比20年前小了,得做好長期在初級崗位奮鬥的準備。
2012年8月21日
請名人幫個忙?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請名人幫忙,實質上就是讓「名氣」這種商品以友情價變個現。至於友情價是多少,或能否買到,就不一而論了。
2012年8月14日
誰能捱過「沉寂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依然在奮鬥,卻再也聽不到叫好聲,滋味不好過。被熱捧的紅人一旦被邊緣化,尤其需要淡定的心態和過人的意志。
2012年7月31日
開個WeChat會議?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社交工具一旦商務化,受衆的使用熱情就開始減弱。畢竟大部分職業人的興趣點並不是利益,尤其是公司利益。
2012年7月24日
職場的「中國特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中國員工不是天生愛跳槽,而是企業對年輕人的加薪幅度趕不上市場對他們工作經驗的渴求度。這跟忠誠度無關。
2012年7月17日
領導也賣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一位領導在接受媒體專訪後說:「剛纔那些話不要寫啊,我沒說過。」他以爲媒體訪談是從業經驗展示會嗎?
2012年7月10日
服「務」還是服「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有些上班族把「主奴」關係套用在自己和老闆身上,總覺得自己比老闆低了一等,只有創業了才能挺直腰板。
2012年7月3日
「大人物」的包裝工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光靠「形象工程」忽悠別人只是短期效應,招不來回頭客。但它的確可以成爲敲門磚,在起步階段贏來更多機會。
2012年6月26日
「瓶頸」到底卡在哪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一位財經顧問爲了突破瓶頸期,從美資機構離職,去海外鍍金。回國後,兜兜轉轉,又回到老公司,老職位。
2012年6月19日
你每天工作幾小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我問網路公司技術人員這個問題,他反問:要把在網上讀玄幻小說、看體育新聞、刷微網誌之類的時間剔除嗎?
2012年6月12日
洋老闆認爲我不懂中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談到中國,法國老闆更喜歡問在中國內地工作了三年的美國人,卻對地地道道的中國人視若無睹。這是爲什麼?
2012年6月5日
新職業:微網誌紅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如今中國的「微網誌紅人」,和媒體人士同等待遇,拿相同數目的車馬費,某些頂級「紅人」也會受邀去外地甚至外國看秀。
2012年5月29日
拍畢業照該穿學士服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走出校門,不合想像的事越來越多。對真實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盲人摸象,沒有最準確,只有更準確。
2012年5月22日
職場等級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等級,是攀比的一般等價物。級別高的人有很多特權。而「我有,你沒有」則是永恆的快感來源。微軟員工的等級制就很透明。
2012年5月15日
3D動畫師的失落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製作出那一根根逼真的毛的好萊塢3D動畫師,在觀看電影《功夫熊貓》時,並不一定和我這個觀衆一樣興奮。
2012年5月8日
是誰不守規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規矩是爲不守規矩的人定的,有規矩,就一定有監管規矩執行的人。中國的情況是,各種監管者都不得力。
2012年5月1日
老實人掙得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一項調查提到:容易相處的員工的薪酬,顯著低於那些不易相處者。這是真的嗎?
2012年4月24日
感情能跟著事業飄泊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只要大方向一致,並設定個清晰的時間表,感情總是能隨著事業一起移動的。剩下來的無非就是代價。
2012年4月17日
寵物不愛辦公室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把讓寵物進辦公室看成一種待遇,未必會討寵物或寵物主的喜歡,這很可能只是公司管理者自作聰明的一廂情願。
2012年4月10日
職場沒有彩排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人人都希望自己在每一個機遇節點上,都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告訴你,不要做夢了。一旦做出了選擇,就要放棄其它所有的機會。
2012年3月27日
有些「執著」很另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許多「劍走偏鋒」的人依然以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可爲最終價值。在一些人看來,這好像南轅北轍,在某些人看來卻是殊途同歸。
2012年3月20日
「拼爹」就業的時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如果我們這代人享受「爹福利」時還誠惶誠恐的話,現在一些年輕人不僅輕視「爹福利」,甚至還想逃脫它的魔爪。
2012年3月13日
關於《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