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朝九晚五

職場等級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等級,是攀比的一般等價物。級別高的人有很多特權。而「我有,你沒有」則是永恆的快感來源。微軟員工的等級制就很透明。

《讀庫》的出版人張立憲說過一句經典的話:「人活在世,許多時間和精力都是用來跟別人比,最大的追求,最大的快感,就是『我有,而你沒有』,『你有,我比你還有』,諸如金錢、地位、學問、見識、面子、腦子、房子、大房子、性感、感性、手錶、項鍊、襪子、內褲,概莫能外。」

而等級,則是攀比的一般等價物。你開的是賓士E300,我開的是賓士S600,萬一遇到一個不懂車的,搞不清楚兩者的價差,不是虧大發了嗎?所以最清楚明瞭的辦法莫若微軟員工的等級制:李開復剛進微軟時是15級,唐駿離開微軟時比李開復還低3級,諸如此類把攀比簡化爲簡單的數學題,從而搞清楚彼此的相對地位。

若是不同國界、不同體制的人相撞,又要把各自的等級體系進行「翻譯」,才能對號入座。有微軟員工這樣翻譯過微軟高階主管和中石化高階主管之間的級別關係:微軟的亞太區總裁,相當於海外部的副總裁,大致相當於中石化的副局級管理人員,而微軟大中國地區,隸屬亞太區,大中國總裁,比亞太區總裁低一級,相當於中石化的正處級幹部;而中國區總裁又要低半級, 相當於中石化的副處級幹部。無獨有偶,我遇到過一位中國的鎮長也試圖搞清楚我的級別。當我告訴他我供職於英國的《金融時報》時,見他不懂,便跟他說這是份很有名的報紙。他想了一下,問我:「你們報紙是什麼級別的呢?」。在他的思維邏輯裏,有沒有名,並不能成爲確立地位的因素,只有換算成和《人民日報》一樣的級別,他才能將我準確定位。

您已閱讀41%(594字),剩餘59%(8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