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體制

改革
「中等收入陷阱」並不存在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朱天:中等收入只是一個經濟發展階段,而非成長陷阱。今後15年,中國的最大挑戰不是如何跨越這個階段,而是建立一個廉潔、民主和法治的社會。

改革
中國如何挑戰「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東方證券邵宇:「中等收入陷阱」背後是傳統成長模式枯竭與轉型升級失敗;跨越關鍵在於提高中國在全球產業鏈條上的定位,對內改革升級,對外優化貿易結構。

喫飯、建設,還是公共服務?

陶然、劉明興:中國既有政治與財政體制都非常集權,且與其他如土地、環保、勞工體制一起,塑造了當前地方政府的「喫飯財政」與「建設財政」。要實現向公共財政轉型,不僅需有效約束地方政府的建設衝動,也要減少它們對扭曲性轉移支付的依賴。

中國財稅改革三大難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中國未來財稅體制改革涉及稅收、預算及劃分中央地方的管理支出責任。納稅人缺位,是財稅體制不可忽視的弊端之一。

李娜紅包與公共財政法制化

中國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李娜紅包背後,涉及預算公開與國家治理。體制缺陷導致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成經濟核心癥結,只有通過財稅改革來安全拆解。

減稅爲何這般難

FT中文網財經評論員徐瑾:「加稅如劉翔,減稅似蝸牛」折射出中國宏觀稅負不能承受之重。稅收作爲一種「必要的惡」,不僅需要總量減稅,更需要預算透明等相關制度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