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

薄熙來
落馬前三個月的薄熙來

本文爲港媒記者鄧明宇2011年和2012年兩次前往重慶採訪薄熙來的記者手記,呈現了薄熙來在落馬前三個月中兩次接受採訪對「重慶模式」宣示的變化和親歷者的畫外音。

媒體札記:困獸猶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一代梟雄薄熙來已被處以無期徒刑,世紀審判第一季完結。但中國人現在急需的新答案是,他會不會上訴?或者說,會不會被允許上訴?

薄熙來
薄熙來:看誰笑到最後?

中國歷史學家章立凡:薄熙來的冷笑,向支持者表達了另一種信號:他之所以敢冒重判的風險否認所有控罪,就是不相信自己會坐牢到老死。

薄熙來
薄熙來案背後的博弈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兒:在薄熙來案的幕後,還有更多的戲劇性情節。真正的故事可能隱藏在針對其他權勢人物展開的行動中。

薄熙來
陳有西:對薄熙來判得不重

中國刑辯律師陳有西在薄熙來案一審宣判後表示,從程式上看薄熙來受到了公開、公正的審判,但此案呈現出中國司法體制中的諸多問題,薄案帶給中國社會的危險仍存。

薄熙來
重慶模式、濟南審判與政改邏輯

FT中文網撰稿人劉遠舉:薄熙來以紅歌和共富爲口號,在重慶展開公開的政治競爭。他的政治生涯已然落幕,但這種政治競爭已經撐大了言論空間,未來更必然在法制與民權中尋求根基。

薄熙來
薄案公審折射的真實中國政治

天則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楊俊鋒:一把手權力的巨大,是薄案掀開的中國政治生活幕布的一角。正是這種一把手的集權成就了薄,但也導致了他的膨脹最終不可收拾。

審判廳裏的大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重慶的談笑風生已成南柯一夢。當薄熙來站上法庭,他仍輕易讓公衆倍感興奮。當一切被娛樂之後,所有深層追問也喪失了可能。

薄熙來
偏離了劇本的薄案?

這場持續五天的庭審曾被普遍視爲精心策劃的表演,但後來似乎偏離了劇本。有法律界人士表示,這場審判有助於當局粉碎有關薄熙來落馬是因權斗的傳言。

薄熙來
薄熙來爲何甘願「抗拒從嚴」?

中國歷史學家章立凡:薄案庭審落幕,從法庭展示的證據鏈看,薄熙來幾乎沒有脫罪可能,反倒可能因翻供導致「抗拒從嚴」。那麼薄氏如此冒險目的何在?

薄熙來
薄案:大戲的序幕?

FT社評:薄熙來案庭審,原本意在結束幾個月來吸引中國公衆注意的一齣戲。可這場庭審更像是一場大戲的序幕。公開程度超出預期,內容可圈可點。

薄熙來
薄熙來與王立軍在庭上交鋒

重慶前市委書記與其昔日得力干將在庭審中針鋒相對,脣槍舌劍,其戲劇性的情節,使此案成爲自1980年審判「四人幫」以來中國最受關注的審訊。

薄熙來
薄案背後的「紅二代」迷思

薄熙來案是中共新領導班子迄今最大的反腐成果。但對薄的審判爲何選在他被捕近18個月後進行?一種看法是,在經濟放緩之際,北京需要這場審判來分散民衆的注意力。

薄熙來
薄熙來繼續強硬自辯

庭審第二天,在公訴人出示的大量證據面前,薄熙來繼續堅稱自己無罪。此次庭審公開程度如此之高、薄熙來能夠如此強硬地爲自己辯護,讓中國政治和法律分析人士感到驚訝。

媒體札記:濟南審判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歎服於薄督厚積"薄"發的同時,人們越來越困惑。庭上公訴人處處受制、被告方過關斬將,是檢方準備不足?還是「導演遇上了戲霸」?

薄熙來
薄熙來不僅是個好演員

歷史學家章立凡:已成階下囚的薄熙來當庭翻供,將自己塑造成一位「失敗的英雄」。他與官場上多數官僚不同,擅長運用媒體經營自己的形象。

薄熙來
薄熙來意外翻供

在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庭審首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薄熙來當庭翻供,否認有關他和家人從兩名知名商人處收受逾2100萬元人民幣賄賂,作爲政治和商業恩惠交換條件的指控。

薄熙來
反思薄熙來案的標本意義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若能起訴薄熙來操控司法、侵犯公民憲法權利的種種細節,不僅可還受害者以正義,還可警示官員憲法的神聖和權力的邊界。

薄熙來
薄熙來濟南受審

這是自1980年江青和「四人幫」審判以來,中國最令人矚目的政治審判。前中共高官薄熙來被控貪汙、受賄、濫用職權三宗罪。法庭內外安保嚴密,庭外有他的支持者聚集抗議。

薄熙來
薄熙來在濟南受審

在安保措施嚴密、法庭以文字直播的這場審判中,這位前中共高官身穿白襯衫,未戴手銬。他被控受賄、貪汙、濫用職權三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