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薄熙來

陳有西:對薄熙來判得不重

中國刑辯律師陳有西在薄熙來案一審宣判後表示,從程式上看薄熙來受到了公開、公正的審判,但此案呈現出中國司法體制中的諸多問題,薄案帶給中國社會的危險仍存。

今日上午10時,濟南中院對前中共政治局委員薄熙來一案進行一審判決。薄熙來以受賄罪、貪汙罪、濫用職權罪數罪併罰,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8月22日到26日,薄熙來案經歷了爲期五天的公開審判。這被廣泛視作中國繼打倒「四人幫」後最重要的一場對高層政治人物的審判,在今日判決宣佈之前就引發廣泛的猜測和討論。

在判決宣佈後,FT中文網專訪了中國刑辯律師、李莊案一審辯護律師陳有西。陳有西表示,對判決並不意外,「從案件提出的三項指控而言,不會判處死刑,(應該在)無期徒刑到死緩中間,無期徒刑是不出意料的。」他認爲,從公開資訊看,審判的程式是公正、公開的,但揭露了中國司法和管理體制上的諸多問題。

您已閱讀21%(295字),剩餘79%(11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