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

薄案背後的「紅二代」迷思

薄熙來案是中共新領導班子迄今最大的反腐成果。但對薄的審判爲何選在他被捕近18個月後進行?一種看法是,在經濟放緩之際,北京需要這場審判來分散民衆的注意力。

中國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年初啓動一項反腐行動時,曾表示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不僅要清除中下層官員中的「蒼蠅」,還要打掉一些「老虎」。

昨日,隨著薄熙來案開審,中共展示出迄今最大的反腐成果。自30多年前毛澤東夫人江青及「四人幫」受審以來,薄熙來成爲被告席上的最高官員。

與之前那位獨裁者令人生畏的夫人一樣,薄熙來在法庭上也鬥志昂揚,把一名證人斥罵爲「瘋狗」和「地地道道的貪腐分子和經濟騙子」。在法庭出示的指控薄熙來的證詞中,一些甚至來自他的妻子。她已因謀殺一名英國人而被判處死緩。

您已閱讀19%(235字),剩餘81%(10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