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於軾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中國政治
關注
中國對國內批評毛澤東的人士採取行動
中共正發起一場反對以「虛無主義」解讀毛澤東的運動。經濟學家茅於軾的社群媒體賬戶被刪除,其創立的研究所的網站被關閉。
茅於軾
關注
從經濟價值走向道德價值
天則經濟研究所盛洪:茅於軾先生對自由主義做了重要補充:文明的真正含義並不是技術優越性,而是當人們具有資源、技術和制度優勢時,不濫用此優勢的道德力量。
薛湧
關注
被特權扭曲的勞動
中國內地撰稿人孫興傑:迄今爲止,由分工、交換形成的市場經濟體系是最具創造力的財富創造形式。我贊成薛湧的觀點,但是某些不合理的制度讓勞動成果無法儲存。
茅於軾
關注
茅於軾和自由主義的中國語境
中國內地撰稿人黃明濤:在當前中國情境中,真正值得探討的命題是,市場經濟與民營企業家階層是否處於權貴資本與對毛時代平均主義之幻想的前後夾擊中?
茅於軾
關注
洛克、財富與政府
美國美利堅大學研究生李華芳:當前中國無論窮人和富人都未得到充足保護。讓窮人認爲富人才是自己貧窮的根源,倒一直是統治者轉嫁自身責任的好辦法。
茅於軾
關注
「勞動」的中國故事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劉遠舉:中國人從來不缺乏勞動的權利,中國人缺乏的是擁有自己勞動、並平等、公正地交易自己勞動的權利。茅於軾的言論具有積極、開拓性意義。
茅於軾
關注
敬答茅於軾先生:勞動是第一產權
美國波士頓薩福克大學薛湧:文革時之所以能夠動員那麼多人挖防空洞,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挖得起」,勞動無值,政府在這樣折騰時基本上可以不計人力成本。
茅於軾
關注
茅於軾:與薛湧商榷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在中國這個具體環境中,更應該強調市場和企業家在財富創造中的作用。勞動必須在市場的環境中才能創造財富。而中國時時刻刻都有回到計劃經濟去的危險。所以我們一定要著重強調市場。
茅於軾
關注
茅於軾、弗里德曼獎與中國自由主義
美國美利堅大學研究生李華芳:茅於軾獲得「弗里德曼獎」引發了爭議,其中存在一些明顯的誤解。在一個不如西方自由的社會里,一個自由推進者獲獎,具有積極意義。
茅於軾
關注
茅於軾與中國自由主義的誤區
美國波士頓薩福克大學薛湧:茅於軾先生對於打破中國傳統的計劃經濟意識形態有著卓越的貢獻,但他的許多言論卻違反了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
茅於軾
關注
市場與賭場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市場的原則是雙贏,賭博則是零和遊戲。如果價格不是由正常供需決定,而是由投機者決定,價格發生混亂,市場就變成了賭場。限制過度投機,有利於緩解貧富分化。
房價
關注
中國保障房政策的偏差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現在不去解決土地市場失靈的問題,不去解決收入分配過於懸殊的問題,而是讓政府大規模干預房地產市場,是文不對題,開錯了藥方。
熱門文章
1.
大學校園開放爭議背後,是中國社會缺乏方法論
2.
追憶「經濟上行的美」,中年社會的最後倔強
3.
中國握有強大稀土「武器」,爲何不早點使用?
4.
假如年輕人不再追星
5.
中國6月份PPI通縮加深,CPI轉跌爲漲
6.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韓關係的考驗與北韓的異動
7.
美國遭遇川普全面攻擊
8.
川普重啓關稅戰:投資者們準備好了嗎?
9.
川普政策重創波士頓生物科技行業
10.
美國威脅下月若未達成協議,關稅將「回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