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銀行業

滙豐
滙豐上調不良貸款撥備,並預計關稅將令貸款需求「不振」

該銀行宣佈下月啓動30億美元股份回購計劃。

滙豐
滙豐在獎金髮放日解僱投資銀行家

滙豐在新任行政總裁艾橋智的領導下對成本控制採取了更強硬的策略。

滙豐
滙豐在成立「東方」「西方」業務幾個月後重新命名這兩塊業務

知情人士稱,滙豐現在將東方市場業務稱爲「亞洲和中東」,西方市場業務稱爲「歐洲和美洲」。

滙豐
滙豐公佈新任CEO重組計劃的成本削減規模

滙豐公佈第四季度利潤爲23億美元,並公佈了今年節省3億美元、明年將年度成本削減15億美元的目標。

移民
銀行就聘用外國高階人才遊說英國財相

英國財政大臣與金融服務集團的會議預計將重點討論簽證、監管和稅收問題。

英國央行副行長:銀行對AI的使用或被納入壓力測試

布里登表示,人工智慧的「力量和使用正在快速成長」,檢查金融業的抗風險能力是必要的。

滙豐
滙豐稱東西部業務劃分不是分拆前兆

該集團行政總裁艾橋智最近公佈了全面改革和重組滙豐的計劃。

滙豐
滙豐行政總裁艾橋智宣佈全面改革計劃

該行計劃將東西部市場分開,用四大業務部門取代目前的三大業務部門,此舉將簡化其業務結構。

滙豐
滙豐的削減成本計劃瞄準高級銀行家

新任行政總裁艾橋智正在進行重組,此舉可能會爲滙豐節省出多達3億美元。

渣打
渣打銀行利潤成長,宣佈史上最大規模股票回購

渣打行政總裁溫拓思稱讚財富管理業務提振了「一系列強勁的」業績。

滙豐
滙豐提拔艾橋智爲行政總裁

自2023年初以來一直擔任滙豐財務總監的艾橋智將於9月2日接替祈耀年。

滙豐
滙豐新任行政總裁需要滿足什麼要求?

威金斯:隨著地緣政治緊張的加劇,外交技能成爲領導該行的首要能力。

滙豐
滙豐行政總裁祈耀年上任5年後卸任

週二下午,該行在香港和倫敦上市的股票雙雙上漲。

滙豐
滙豐以5.5億美元出售其阿根廷業務

滙豐在阿根廷有100多家分行,約3100名員工。它的出售之舉是爲了退出這個受惡性通膨困擾的市場。

滙豐
滙豐2023年第四季度利潤大跌80%

滙豐2023年第四季度稅前利潤從一年前的50億美元下降至10億美元。其在中國交通銀行的股權確認減值準備30億美元。

巴克萊
全年利潤下滑,巴克萊縮減獎金池

巴克萊是首批宣佈削減獎金的銀行之一。執行長文卡塔克裏什南的薪酬也下調13%。

渣打
渣打集團第三季度利潤遜於預期

這家英國銀行第三季度的信貸減值支出近3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由對中國商業地產的敞口造成。

英國四大銀行存款減少近800億英鎊

其原因包括客戶追求更高的利率,家庭面臨更高的生活成本,以及抵押貸款持有者提前還貸。

滙豐董事長應該辭職

英國央行前金融政策委員會委員詹金斯:按照滙豐董事長范智廉的說法,儘管他擔負重大責任,但滙豐的問題不能追究到他頭上。這是站不住腳的。

RBS
拆分RBS純屬無用功

分拆蘇格蘭皇家銀行除了帶來巨大的執行風險外,不會實現任何真正的價值提升。該行的現有業務無法帶來充足的回報,第一要務是改善核心盈利能力。

與赫斯特共進午餐

是否滿足蘇格蘭皇家銀行CEO的工作?整個用餐期間,我多次問赫斯特,但他的回答都是閃爍其辭。很顯然,他並不喜歡日復一日單調乏味的工作,從公司裁員到政治勢力的干涉,不一而足。

分析:預測銀行生存能力的新工具

英國銀行業被迫率先按照標準化方式披露槓桿率,但英國央行稱,銀行這樣做並非心甘情願,它們在披露數據時仍然聲稱,有關槓桿的規則還在變化中。

英國
雨天基金與英國銀行業

銀行居然也會缺錢?資本缺口是什麼意思?英國銀行業250億英鎊的資本短缺是怎樣造成的?又有什麼影響?
FT社論作者Martin Sandbu用簡介通俗的對話形式教授貨幣銀行學入門,並給你講一個並不複雜的道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FT社評:英國金融監管邁對了一小步

英國監管機構從銀行業醜聞中吸取了教訓,認真審視銀行資本比率,這是可取的,但250億英鎊的資本缺口太小,難有實際影響。

英國監管新政令人憂

渣打銀行行政總裁冼博德:英國新設立的金融政策委員會的工作方法不但干涉傾向極強,而且思路極其狹隘。這和上世紀70年代英國對金融業準國有化的情況有些像。

英國銀行業招「學徒工」

經濟衰退導致金融業大量裁員,然而,目前英國一些銀行仍在推行學徒計劃,只因不想錯失「非大學畢業生」中的良材美質。

高利貸
高利貸湧向英國

力推高息短期貸款的美國貸款機構正湧向英國,以滿足被零售銀行拋棄的低收入借款人的貸款需求。它們是被英國相對寬鬆的市場環境吸引而來的。

Lex專欄:誰搶了歐洲銀行的午餐?

歐元區危機對非歐元區銀行的直接影響應該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是有利的。但非歐元區銀行完全不受歐元區危機間接影響的可能性很小。

Lex專欄:英國不必給銀行注資

穆迪週五下調了英國12家銀行的評級。然而,被降級的銀行大多資本充足,而且並未像其歐元區同行那樣受到市場情緒的衝擊。英國政府不必急於對銀行業進行資本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