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

「我是老了,但我不是白癡」

希爾:對老年人來說,許多公司提供的數字服務並不像他們說的那樣簡單易用,聰明的企業應抓住機會,投資這個日漸成長的市場。

健康
年紀大了就倒著算歲數吧

到了某個年紀,與其數數自己多少「歲」了,或許還不如算算我們「還能活多少年」,這可能讓人活得更健康。

年長者並不完全等同於新冠高危險人羣

凱文迪什:過去20年裏,時序年齡與生理年齡之間發生了戲劇性的脫鉤。有些人60歲時在生理上就「老」了,而有些人到80歲還精力充沛。

養老金
領取國家養老金年齡應該提高至75歲

凱文迪什:不僅是養老金消耗國民收入,而且退休可能對我們有害,尤其是在我們喜歡自己的工作的情況下。

嬰兒潮一代對特殊行銷不買賬

斯卡平克:企業曾經設想的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銷售機遇並未成真,嬰兒潮一代對企業行銷並不言聽計從。

「老害」引發日本社會不滿

李維士:世代摩擦並不是新鮮事,但「老害」反映出日本特有的一種感受:日本老年人的數量正在超過年輕人。

老年
我是如何打造簡約老年生活的?

墨菲:在人生第八個十年,我賣掉了兩套房子,拍賣了古董,把汽車也賣掉了,開始在倫敦過一種化繁爲簡的生活。

老齡化
老齡化的世界不會步日本後塵

摩根史坦利全球經濟學家普拉丹:未來三十年,許多發達經濟體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將加劇,正如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那樣。但這並不意味著曾經發生在日本的故事會重演。

育兒
祖父母的新時代育兒經

FT專欄作家邰蒂:一種針對老年人的培訓班正在美國悄然興起。花錢參加培訓的祖父母們,可以學慣用21世紀的方式來照看孫輩,以避免家庭矛盾。

老齡化
廣告商不懂老年人

儘管我們都年輕過,但我們很難想像老了以後是什麼樣子。通常,大多數年輕行銷人員,通過自己父母或祖父母,推斷如今的老年人是什麼樣的。

老齡化
掘金「銀髮市場」

現在的老年人將是有史以來最朝氣蓬勃的一代。他們的心態和價值觀相對於前幾代人有了很大不同。企業應該順應這些變化調整行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