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育兒

祖父母的新時代育兒經

FT專欄作家邰蒂:一種針對老年人的培訓班正在美國悄然興起。花錢參加培訓的祖父母們,可以學慣用21世紀的方式來照看孫輩,以避免家庭矛盾。

今年早些時候,我認識的一對華盛頓專業人士夫婦——我稱他們保羅(Paul)和南希(Nancy)——發現他們即將第一次成爲祖父母。他們欣喜若狂,急忙去準備。但他們並不只是爲自己空餘的房間買一個玩具熊。相反,他們鄭重地報名參加了一個所謂的「祖父母培訓班」,這個班開設在馬里蘭州的一個猶太人中心。他們與一羣背景各異(大都是年齡在六七十歲的成功專業人士)的新晉祖父母在教室裏一坐數小時,聆聽一位超級熱情的老師講述新(老)祖父母應該掌握的所有技巧。

歡迎來到現代美國家庭結構中最新的微妙拐點——或者至少是在一些更富裕和焦慮的家庭中。回想二戰結束後,今天的嬰兒潮一代出生時,慈善團體和醫院開設正式的課程向新晉母親教授育兒技巧。但沒人會想到教祖父母做什麼:人們認爲他們知道怎樣做,因爲他們已經有過自己的孩子。無論如何,母親在家帶孩子是在20世紀50年代的正常現象,而且只要是任何人教別人育兒技巧,一定是祖母(而非母親)被認爲更有資格。

然而,過去10年間,祖父母培訓班已在如華盛頓、紐約、舊金山和西雅圖這樣的中產階級城市中心悄然興起。現在,它們也正在向倫敦和雪梨等地擴展。這不僅對任何想要讚頌祖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能發揮作用的人來說是振奮的,同時也是一個反映更廣泛社會趨勢的非常有趣的「晴雨表」。

您已閱讀34%(537字),剩餘66%(10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