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槍

美國槍枝持有者的變化

楊蓓蓓:就在美國變得更加多元化的同時,美國的槍枝持有者也變得更加多元化。

美部分兩黨參議員就溫和控槍改革達成初步協議

該方案只是一項原則上的協議,尚未成爲立法文字,而且沒有納入拜登政府支持的許多更爲嚴格的措施。

美國的槍擊事件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阿胡賈:死於槍枝的美國兒童比死於車禍或癌症的還要多。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死亡。如果這還不能構成一個緊迫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那什麼才能?

拜登訪問德州槍擊案現場

遇難者家屬對於警方對槍擊事件反應緩慢表示憤怒,此案再次引發了關於美國槍枝管控鬆懈的辯論。

德州校園槍擊案後美全國步槍協會年會照開不誤

美國前總統川普將在週五舉行的美國持槍遊說活動上發表講話。

美警方:水牛城槍擊案是出於種族極端主義

拜登在國家和平官員紀念儀式上發表講話,稱仇恨「仍然是美國靈魂上的汙點」。水牛城超市槍擊案導致10人死亡。

地鐵槍擊案加深紐約人對公共安全的擔憂

在新冠疫情後重新開放時,這座城市對槍枝暴力、違法行爲和仇恨犯罪不斷增加感到緊張。

美國捅不破的槍械自由神話

劉裘蒂:爲什麼在這麼多的槍擊案後,美國政府似乎仍然無能爲力?爲什麼槍枝管制和和持槍權利成爲對立議題?

從拉斯維加斯到德克薩斯的槍聲

朱潔:賭城槍擊案一個多月後,德州教堂又傳出槍聲。擁槍權之爭撕裂美國社會,但短期內很難期待控槍法案有實質進展。

槍擊案
怎樣不讓槍落到壞人手中?

美國人對槍枝的狂熱讓外國人感到困惑。對於頻頻發生的槍擊案,持槍枝持者們有一套服務於自身利益的邏輯。不過大多數人也支持對槍枝持有加以約束。

槍枝
禁槍:美國必須站在孩子們一邊

美國芝加哥前市長戴利:過去30年,美國有超過11.6萬少年兒童在槍口下喪生。美國若還想自稱文明國家,就必須站到孩子們一邊,而非造槍業一邊。

愛槍者,美國選民

愛槍的是美國選民,而且他們越來越愛槍,即使康州慘案發生後,控槍也是最不受歡迎的措施之一。FT專欄作家考德威爾(Christopher Caldwell)指出,是美國選民,而不是NRA,阻止政客控槍。

禁槍
美國槍枝管制的最大障礙是選民

《旗幟週刊》高級編輯考德威爾:美國人對武器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蓋洛普民調顯示,上世紀50年代曾有60%的美國人支持手槍禁令。2011年卻有73%的人反對這種禁令。

禁槍
美國禁槍:何不以紐約戒菸爲榜樣

美國網路雜誌Slate主編韋斯伯格:紐約市從2002年起推行的禁止在餐館吸菸的政策,或許可以給歐巴馬禁槍提供範本。道德感召充其量只能帶來進一步退兩步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