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

樓市
房貸利率調整,如何形成市場化長效機制?

餘洋:當前房貸政策,依舊缺乏市場化且穩定的存量住房貸款利率調整機制;而這正是穩定貸款者預期,保障其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

房地產
「房住不炒」:制度創新比調控機制更重要

聃丘泰:房地產核心是金融問題,房地產金融政策需納入金融宏觀審慎管理;政府需要建立統一的房地產市場,如何保證預期穩定?

「提前還貸」會成爲潮流嗎?

周茂華: 「提前還貸」現象與近年來複雜宏觀經濟、市場環境有關,提前還貸對普通存量房購房者意味著什麼?其背後有何影響與風險?

房貸
抵押貸款利率飆升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壓力

隨著低利率環境的結束,全球房地產市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房地產
中國提前還房貸現象增多

在經濟不景氣、房地產行業遭遇危機以及投資回報下降的背景下,有錢的業主紛紛提前償還住房按揭貸款,給銀行帶來了壓力。

房貸
英國向一家新貸款機構發放50年期房貸牌照

英國貸款機構Perenna獲得發放長期住房抵押貸款的牌照,幫助購房者應對通貨膨脹的飆升。

「樓市心理調查」系列之四:房價背後的金融推手

黎巖:金融已然是助推房價的最有力槓桿,數輪調控政策打擊目標瞄準購房需求,但打擊方式只有一個:通過准入門檻和信貸額度卡死金融通道。

降準不是印鈔,寬鬆並非原罪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全球印鈔者共識或是寬鬆,海外繼續負利率,國內則會加大放鬆。在保成長和保匯率之間,央行最終需要做出艱難選擇。

Lex專欄:中國地產股或將以淚收場

中國降息和出臺新房貸政策利好地產股,但仍有充分理由看淡這一板塊,地產公司2014年業績普遍令人失望,能否真現起色還需觀察,但要銘記,動人故事最終可能以淚收場。

與房貸告別

FT專欄作家邰蒂:次貸危機期間,很多美國家庭把房子鑰匙寄還給銀行,由此逃脫無法承受的房貸。歐洲人應學習這種一筆勾銷、重新開始的做法。

公積金
如何破解樓市剛需難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樓市的首批投資者已賺足收益離場,只剩下對價格敏感的低收入羣體。政府應考慮建立住房銀行,以滿足這一「剛需羣體」的低息貸款需求。

房貸
中國樓市調控轉向背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房貸放鬆及地方債務收緊,不僅關乎樓市變化,更代表中國經濟政策的基調變化;樓市或中國,紙面與現實總是存在著巨大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