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業

巨星隕落後回看,科學家的國籍真重要嗎?

相隔數十年,華裔科學家的生存環境爲何依舊艱難?

「三體宇宙」輸出揭示了中國文化產品出海怎樣的傷?

改編自中國作家劉慈欣作品《三體》的影視產品正在全球掀起熱浪,作爲中國文化產品出海的先鋒,「三體宇宙」能爲文化輸出揭示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詠竹坊
連蝕六年TVB,預告或能虧轉盈

連續六年虧損的電視廣播在去年《新聞女王》熱播後看見扭虧希望,公司預計下半年有望錄得久違的純利。

娛樂業
泰勒絲將是AMC Entertainment的救命稻草

Lex專欄:斯威夫特的新電影《時代巡迴演唱會》即將登上大銀幕,對於AMC來說,這場表演的到來刻不容緩。

情緒火山的噴發:刀郎、好聲音與蒲松齡

沉寂多年的歌手刀郎在這個夏季憑藉新歌《羅剎海市》突然爆紅,內地娛樂圈是可以吐糟的最後一方領地,但蒲松齡的影響力註定超越圈層。

娛樂業
Netflix推遲打擊賬戶共享行爲

這家串流媒體影片公司預計,在試圖提高新服務質量之際,此舉將影響會員數量和收入。

迪士尼
FT社評:鮑勃•伊格爾在迪士尼的管理續集

儘管伊格爾的迴歸備受讚譽,但他需要在內容和串流媒體戰爭中迅速取得勝利,或者快速轉向。重新建立管理的穩定性只是第一步。

娛樂業
爲何韓流文化可以席捲歐美市場

趙瑩:韓流文化的輸出式席捲,其成功背景之一是普世文化的認同性,在價值觀和人生觀上不用跨越東西文化的巨大鴻溝,這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日本卡拉OK營運商藉助技術應對疫情

在疫情引發的市場環境鉅變之下,娛樂休閒行業的生存本能是否會促使它先於其他行業找到出路?

美劇
美劇簡史:這個宇宙爲何一直高燃?(上)

李驥:美國爲什麼總能生產出這麼多好看而且題材各異的電視劇?美劇整體的產業創造力是哪裏來的?

尚雯婕:從孤獨歌手到造星人

內向孤僻的性格,曾讓這位《超級女聲》冠軍倍感與娛樂圈的格格不入。現在她把藝人生涯起起落落間獲得的感悟與教訓,傳遞給她培植的一代新人。

南韓
南韓流行音樂行業驚爆性與迷姦醜聞

南韓警方正在調查的這起醜聞涉及Big Bang樂隊成員李昇炫,他共同擁有並管理的夜店涉嫌給年輕女性下迷姦藥。

中國電影業的多事之年

從「陰陽合同」被重罰、「中國有史以來最燒錢的電影」停映,到金馬獎風波,2018年中國電影業大事不斷。

娛樂業
歌曲宣傳員:你沒聽說過的職業

在英國,歌曲宣傳員代表客戶向電臺和電視臺推介新歌,使其被納入BBC Radio 1等電臺全天播放的30到40首歌曲名單。

Netflix
Netflix:原創內容投資「難封頂」

Netflix業績強勁成長之際,該公司卻警告,保持原創內容成長將產生極高前期成本。公司在內容預付上的負債在過去5年增加了3倍。

美國民主不是電視真人秀

盧斯:奧普拉並不位元朗普更有資格當總統,如果民主黨未來提名她爲總統候選人,就意味著承認民主是一場電視真人秀。

娛樂業
英國「黑池舞蹈節」登陸中國

這項歷史悠久的舞蹈賽事今年易地在上海舉行,突顯海外體育賽事進軍中國市場的趨勢在持續升溫。

娛樂業
以SNH48爲代表的中國女子組合日益興起

從歷史上看,中國的青少年是隨著進口的日韓音樂而起舞的。但是,去年的限韓令爲歌手和精明的投資人提供了機遇。

萬達
好萊塢有風險,王健林要謹慎

加普:對於萬達創辦人王建林而言,目前應該拿出一定的耐心,而不是繼續重重地敲擊洛杉磯六大電影公司的大門。

中國實業集團轉攻娛樂業

不少中國公司正試圖退出成長緩慢的製造業,進入新時興的產業,包括娛樂、製藥和旅遊,它們大多還變更了名稱。

中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合建3億美元電影基金

由Image Nation阿布扎比和中國五洲傳播中心成立的該基金將投資好萊塢、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中國出品的影視節目。

人物

薩德致「韓流」在華遇「寒流」

南韓計劃部署美國反彈道導彈系統,導致中韓兩國關係日益緊張,有人擔心這將令南韓流行文化的出口受阻。

速讀
Imax中國借力小「妖怪」

儘管國內還不能玩到這一風靡的遊戲,但萬達集團的子公司已贏得相關權利,製作一部基於《口袋妖怪》角色「皮卡丘」的大電影。

萬達
Lex專欄:萬達能否買下派拉蒙影業?

據悉萬達有意從維亞康姆收購派拉蒙影業49%股份。萬達雖對娛樂資產胃口很大,但該交易會有些障礙需要清除。

娛樂業
世界摔角娛樂秀登陸中國

WWE將向中國影片網站PPTV提供節目,並簽約中國摔角手,這是美國娛樂業開發中國中產階層市場最新舉動。

娛樂業
中國首富與米老鼠過招

迪士尼在中國內地首座迪士尼樂園開張前夕,中國首富王健林表示,不怕迪士尼的知名度以及擁有知名動漫人物的優勢,他旗下的萬達計劃在國內新建大量更廉價的休閒樂園,吸引白領階層。

萬達佈局娛樂業的如意算盤

Lex專欄:數據顯示,斥資35億美元收購美國傳奇娛樂是萬達集團迄今最大的一筆交易。這並非只是一場簡單的土豪式收購,而是一樁富有戰略邏輯的買賣。

Lex
Lex專欄:點石成金的馬雲

別管阿里巴巴,馬雲可是點石成金的怪才。週三,阿里巴巴控股60%的子公司阿里影業股價上漲三分之一。但是,這一趨勢能夠持久嗎?

Lex專欄:阿里巴巴打造娛樂帝國

阿里巴巴的強大在線品牌和雄厚資金意味著,旗下娛樂企業有機會取得成功,但這些企業的股權結構複雜得令人困惑,使人難以判斷股東會否獲益。

王健林
萬達向娛樂業轉型

萬達的收入主要來自房地產,但王健林在其它領域看到了未來。這從他斥資70億元人民幣在武漢建設的電影主題樂園和漢秀劇場的盛大開幕儀式略見一斑。

萬達
Lex專欄:萬達和獅門的「飢餓遊戲」

萬達正對獅門娛樂虎視眈眈。這家將《飢餓遊戲》搬上了銀幕的美國電影公司,雖然只是中等規模,但對志在控制全球20%電影業務的萬達來說,是一頓美味的加餐。

默多克
別讓默多克買下時代華納

FT專欄作家加普:無論從創意還是資金角度看,眼下都是電視的黃金時代。這是市場進入門檻降低和激烈競爭產生的良性結果。然而,一輪大規模併購可能將其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