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槓桿化

「新常態」呼喚健康的牛市

長江商學院歐陽輝、吳偎立:經濟轉型、科技創新使企業面臨更大風險,擁有永久性資本屬性的股權融資,使企業擁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因此健康且持續的牛市尤爲重要。

經濟沉痾需猛藥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近期金融危機的源頭在於長期結構性疲弱。如果不想剛走出危機就又走向下一場危機,政策必須解決這些疲弱問題。答案可能是非常規的,但罕見的疾病就需要特殊的治療方案。

「去槓桿」引發中國熊市

「去槓桿化」的政策意圖,正迫使許多投資者拋售股票和債券,這將成爲中國資本市場的新常態。一些分析師認爲,暴跌之後的A股估值具有吸引力,「就好像是監管部門爲我們『按住』了股價」。

去槓桿化將繼續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去槓桿化」實質是,泡沫破裂後削減債務的痛苦過程。去槓桿化之路將是漫長的,不要在去槓桿化剛開始之際就認爲它已近尾聲。

民粹主義將威脅全球經濟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奧;日益升溫的民粹主義將對貨幣、財政和貿易政策產生重要影響,並將大大增加市場低迷和全球蕭條的風險。

Lex專欄:莫讓高盛遮望眼

與正常的推斷恰恰相反,4月對於銀行業而言美妙無比。對高盛的圍攻讓任何有關金融業改革的理性辯論都黯然失色,而歐洲債務問題也成了轉移視線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