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新常態」呼喚健康的牛市

長江商學院歐陽輝、吳偎立:經濟轉型、科技創新使企業面臨更大風險,擁有永久性資本屬性的股權融資,使企業擁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因此健康且持續的牛市尤爲重要。

2014年以來,中國政府對資本市場空前重視,其官方媒體一再力挺牛市,監管層對市場也非常呵護。在本輪牛市行情中,上證指數從2013年6月25日1849.65點起步,截止2015年6月9日,最高至5147.45點,漲幅接近180%。

主串流媒體對這輪政策牛市的用意大體總結爲兩點:人民羣衆的財富效應,以及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有人會問,債權融資的管道已經相當豐富,包括債券市場、銀行、小貸公司、P2P等等,這麼多的債權融資管道難道還不夠,爲什麼還要擴展股權融資管道?答案很簡單,因爲兩者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質,且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企業融資無外乎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兩種形式,雖然都可以爲企業提供資金,但本質卻不同。股權資本是企業的永久性資本,企業無需償還,投資者獲得的回報與企業的經營成果成正比。相反,如果企業通過債權融資,則必須承擔按期付息和到期還本的義務,這種義務與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準無關。因此,通過債券融資的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更差。

您已閱讀18%(415字),剩餘82%(18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