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經濟

日本對中國產業政策表示擔憂

日中舉行第五次高層經濟對話之際,日方首次向中國提出問題清單,表明中國的許多貿易伙伴對美國的抱怨有同感。

神戶制鋼造假:日本製造神話的另一面

徐瑾:文化或國民性並不是日本製造的核心弊端;其成敗關鍵仍舊與回報率下滑下的投資萎靡緊密相關。中國可以從中汲取什麼教訓?

對話竹中平藏:日本太舒服而沒法改變

竹中在日本處境有點像王安石,其評價趨於兩極化,這也對映時代的矛盾;人們對小泉改革情感複雜,揭示了一個國家現代化道路的曲折。

債務高成長,中國能否避免金融危機?

沈建光:穆迪宣佈將中國評級降低,獨特的中國模式是否可以持續?廣泛的國際指標並非沒有借鑑意義,相反這其實爲中國敲響了警鐘。

經濟人
從杜拉拉到歡樂頌,成功的定義如何變化

徐瑾:杜拉拉被認爲成功,樊勝美則是失敗,可能揭示了新趨勢:財富階層取代專業職位,背景出身取代職場套路,成爲新的成功定義。

兩會觀察:從日本鏡子看中國經濟

徐瑾:中國經濟的神話與弊端,都曾經在日本上演過;讀懂日本,中國經濟的未來圖景也近乎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