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神戶制鋼造假:日本製造神話的另一面

徐瑾:文化或國民性並不是日本製造的核心弊端;其成敗關鍵仍舊與回報率下滑下的投資萎靡緊密相關。中國可以從中汲取什麼教訓?

當餐廳出現一隻老鼠,往往這隻老鼠不會單獨出現。

日本神戶制鋼(Kobe Steel)因爲系列造假新聞而深陷醜聞。10月初,公司承認篡改銅鋁產品檢驗數據,隨後爆出造假涉及鋼鐵等核心產品,波及企業也擴大到數百家,從日本國內的豐田等汽車製造商到海外的波音飛機製造商,甚至防衛行業與新幹線等都可能受到影響,其造假歷史也追溯到十年之前。

作爲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鋼鐵有著特殊地位。不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經在此工作過,神戶制鋼也一直是日本製造尤其精密材料製造的名片之一,旗下擁有多款代表日本良好的品質日本工業標準(JIS)認證產品。神戶制鋼產品雖然不直接針對消費者,卻是無數大企業背後的供貨商,比如拳頭產品鋼絲佔據全球市場份額大頭。事發之後,神戶制鋼高階主管一路道歉,公司股票隨之一度大跌。

您已閱讀11%(337字),剩餘89%(26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