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中文
如何區分中文教師的水準?

林原:寫作應是檢驗中文教師水準的「試金石」。對中文教育而言,寫作水準高未必成名師,但名師應以寫作水準高爲前提。

我在海外教中文:逃脫「內卷」後,家長仍未走出「應試」慣習

Angelina Bao:學語言的前提是爲了取悅學習者自己,而非爲了符合家長期待。

投行
投行需要漢語人才

在亞洲各地,特別是香港,銀行希望聘用掌握當地語言的人,尤其是會說漢語普通話的人。獵頭公司介紹,投資銀行幾乎無一例外地抱有這種想法。

媒體札記:淨網淨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國幾大網站還在因新浪「涉黃」而脣亡齒寒,又遭遇數部美劇被下架的打擊,以至於人民日報一討論「漢語純潔性」,頓時嬉笑怒罵橫飛。

紅旗下的「新世界」

FT專欄作家老愚:2010年修訂出版的《新華字典》,編織的仍是一個紅色主旋律的「新世界」。在強烈的意識形態支配下,字典蛻變成了廉價而卑劣的宣傳品。

英語
學點漢語,學好英語

「多學點漢語吧!」英國首相卡麥隆訪華回國後對小學生們說。但FT副主編斯卡平克卻寫道,按照以往的經驗,當一個英國試圖用一門外語與人交流時,說者與聽者都會很快發現,還是講英語節約時間。那麼,英國孩子還該不該學漢語呢?

職場
中文流行金融城

研究發現,隨著倫敦逐步鞏固其最大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地位,過去一年裏,在倫敦金融城工作的人中,講漢語者的人數呈現大幅成長。

中文——中國的「軟實力」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如果中國希望擴大影響力,輸出文化,推廣「軟實力」,就應當大量培訓中文教師,包括母語爲漢語的老師和能教中文的「老外」。

在英國推廣漢語教學的障礙

英國首相卡麥隆在出訪中國期間呼籲英國學生放棄學習法語和德語、改爲學習漢語,此言讓一場有關英國在語言學習上所面臨困境的辯論再次升溫。

漢語
學漢語也要學英語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卡麥隆訪華回來後對英國的小學生說,扔掉法語和德語課本,學漢語吧。但我認爲,英國小學生更要好學好英語。

語言
全球第二重要的語言是什麼?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母語爲非英語的人一般會選學英語,但對那些母語是英語的人來說,應該學哪一門外語呢?答案似乎是漢語,但問題是:漢語太難學了。

中文
中文流行歐美課堂

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新角色,是推動中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