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轉型

對歷史的選擇性記憶與中國社會轉型

郝志東:我們對歷史上的許多事情,比如抗戰、土改和文革,記憶都是有選擇性的,時空上是斷裂的,這對中國的社會轉型是非常不利的。

中國會爆發債務危機嗎?

陳艾亞:中國債務激增日益引發投資者疑慮,但應注意到中國債務並不依賴外國資本,央行也能較好控制貨幣狀況。

大轉型:中國改革下一步?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引入市場機制爲主軸的內部改革,與對外開放和加入全球分工體系的互動過程,可理解爲中國經濟社會的偉大轉型主要構成部分,權力制衡將是未來中國下一步改革的關鍵。

集中力量可以辦大事嗎?

中國天則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軍:集中力量可以辦成大好事,但多數時候辦事效率不高;集中力量也可能辦成大壞事,導致大災難,且難以挽回。

中國經濟成長並未失衡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中國貿易順差約佔GDP2%至3%,只要將消費、投資和政府支出佔GDP比例分別提升不到1個百分點,便會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仍需逼近現代典範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棹元:中國社會轉型,是一個後發外生現代國家對原發內生現代國家的學習或模仿過程。這是一個不分左右、不論官民都會認同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