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市

中國科技股上市遭遇冰冷現實

投資人士稱,先前中國科技公司受到過多資金推動,但如今圍繞中國科技行業的樂觀情緒,卻撞上了中國去槓桿的現實。

Lex專欄:亞洲股市漲勢是否可持續?

近期香港、日本和南韓股指出現強勁漲勢。要評估亞洲股市的這些漲勢是否可持續,不妨看看是什麼因素在驅動著它們。

分析:深圳創業板爲何魅力不再?

投資者對投機性押注於科技等估值偏高的板塊失去胃口,這些股票有強勁的成長故事,但缺乏有說服力的財務數據。

「上海驚情」十年回顧

奧瑟茲:發現泡沫可能值得付出努力,但試圖把握市場變化時點——即使是在極端情況下——可能不值得大費周章。

中國股市將迎來新一輪牛市?

從資金流量上看,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仍興趣不足。但許多策略師認爲,中國股市可能即將迎來又一輪牛市行情。

深港通
Lex專欄:深港通的意義

中國監管機構放行「深港通」,意義重大。相比起滬市,深圳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更多,投資者中散戶參與度更高。

分析:A股遭遇一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分析人士稱,中國與全球金融市場關聯度日益提高,不同資產類別之間的關聯度也在提高。滙豐預計,中國股市在未來幾個月裏會出現反彈。

滬港通
股市聯通機制須證明自身價值

去年啓動的「滬港通」爲境外投資者提供了一條進入上海股市的管道,得到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的熱情支持。但亞洲正出現一連串此類交易聯通機制,其中有很多不太可能引起同等興趣。

驟然暴跌加劇A股多空紛爭

如今A股市場很多股票的價格已飆升至令人目眩的水準。在泡沫論者看來,此次大跌可能標誌着一輪全面回調的開始;但樂觀者卻認爲,劇烈震盪只是股市家常便飯。

分析:滬市暴跌引發多空之爭

人們對滬市週一暴跌的看法不一。有人認爲,此番牛市本來就是政府鼓勵的,週一不過是一次壓力測試;但看跌中國股市的人士,卻看到了烏雲的聚集。

Lex專欄:處罰券商不該拖累A股

中國證監會處罰12家違規券商的舉措,在更大程度上是爲了保護散戶投資者,而非掐滅市場漲勢。雖然券商股偏貴,但從大盤看,中國股票似乎並未處於泡沫區。

滬港通
「滬港通」有望重演以開放促改革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滬港通」賦予了相關改革以足夠的想像力,當時機成熟,後續改革便可魚貫而出。以開放促改革的故事,有望在「滬港通」上重演。

Lex專欄:中國股市漸趨成熟?

上證綜指此輪跌勢似乎表明,傳統上與中國國內流動性密切相關的上海股市,也許正在變得成熟,能夠更好地反映市場對盈利成長前景的最佳估計。

莫爲暴跌遮望眼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寧遠:對於中國內地股市此次暴跌的原因,市場的分析是,一是加息及加息的預期,二是解禁股的壓力。這樣的暴跌是否會導致熊市再至?

短線觀點:關注上海股市

2007年2月,上證綜指突然大跌268點,引發了信貸危機的第一波恐慌。昨日,上海股市再度大跌。兩次大跌之間的共同點,值得我們給予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