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滬港通

「滬港通」有望重演以開放促改革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滬港通」賦予了相關改革以足夠的想像力,當時機成熟,後續改革便可魚貫而出。以開放促改革的故事,有望在「滬港通」上重演。

「滬港通」推出在即,香港金管局週三(12日)宣佈取消居民每日2萬元人民幣兌換上限。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滬港通」將增加對人民幣的需求,有關措施更加方便香港居民參與「滬港通」及其他人民幣交易。目前,香港居民每日的個人兌換人民幣上限爲2萬元,每日向內地銀行賬戶匯款的上限則爲8萬元。下週一(17日)新政生效後,香港居民可以無限量兌換人民幣,但匯款限制暫時不作調整。

有關政策在香港市場上早已討論多時,此次推出也算順遂了多方的建議。過去幾年,隨著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人民幣支付量在香港大幅增加,僅過去一年內人民幣RTGS系統處理的款項已增加90%至平均每天8400億元人民幣。陳德霖表示,目前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已超過1兆元人民幣,具有一定深度及規模,因而開放平盤離岸價自由兌換不會有大問題。相信放寬限制可令人民幣買賣增加,但增加多少要看投資者資產配置及對投資工具的需求。預期市場將開發更多人民幣理財產品,令人民幣業務發展到一個更高的臺階。

「滬港通」及其相關配套政策的推出,將對香港人民幣市場的發展起到實質上的推動。不過,更令市場關注的可能還是其對資本賬戶開放的撬動。「滬港通」提出的一個重要背景,即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不過,目前來看,不論是「滬港通」,還是人民幣兌換額度上限的放開,對資本賬戶開放的推動都將是有限的,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一則「滬港通」屬於閉環交易,對資本流動有著嚴格的限制,A股賬戶持有的港股,以及港股賬戶持有的A股,都只能以股票的形式存在,而不能在對方市場上套現。由於「滬港通」額度控制根據淨軋差計算,跨境資金流動亦受到控制,短期內對資本賬戶開放的影響是邊際上的。二則雖然放開了每日2萬元的兌換上限,匯入內地的8萬元限制仍未作調整,銀行資金往來上其實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您已閱讀47%(783字),剩餘53%(8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