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滬港通

「滬港通」是水到渠成

對外經貿大學蘇培科:中國已從資本短缺國變成資本充裕國,內地富人開始謀求資產的全球化配置,香港的兆人民幣也在尋找投資目標,都爲「滬港通」創造了條件。

週一,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聯合宣佈,將於11月17日正式啓動滬港通。在月初滬港通被推遲啓動後,這一聲明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因爲大多數國人還在關注北京正在召開的APEC會議,且中國證監會一改週五發佈重要資訊的常態。於是,有人認爲這是香港特首梁振英見到習近平總書記時當面爭取的,實際內情不得而知。

但我看來,將A股、港股互聯互通開閘的時點選在APEC期間,或許早就計劃好了,這與APEC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建立全方位互聯互通的主旨是一致的。滬港通將成爲APEC的成果和試點,未來將會在更大範圍推而廣之,所以不用意外。

香港市場通過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能進一步鞏固它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明確了它作爲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市場的活躍程度和總體規模將得到大幅提升。同時,滬港通可以緩解上海自貿區給香港帶來的競爭壓力,兩地可以攜手進退。

您已閱讀14%(367字),剩餘86%(21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