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閱讀,令你心裏有世界,眼中有他人

徐海娜:在閱讀上不要單純追求數量,而是要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咀嚼和消化,去體會複雜的情境和情感,這樣他們日後纔不至於變得情感粗糙和審美無能。

上帝說,「要有光」,便有了光。有了光,我們得以看見,看見這萬物興盛,看見這世間繁華。但是與此同時,一個人的眼界又是那樣有限,我們的目光所及,比起這世間的深邃,是一滴水與大海的差距。好在,生而爲人,我們的精神意識總是有著「向光性」,我們可以藉助閱讀,藉助他人的經驗和敘述,令我們的目光延伸,令我們的精神世界超越眼前方寸。

有時候,我會回憶起幼年的生活,總覺得那是一段最爲甜美靜謐的時光,儘管那是一個現在的孩子們難以想像的十分匱乏的年代,我還記得我家短暫地使用過「糧票」。雖然我知道我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心理學上所指「情感衰退偏誤」(Fading Affect Bias)的影響,知道正面情感有關的記憶,人們能夠牢記的多過淡忘的;負面情感有關的記憶,人們淡忘的遠遠多過能夠牢記的。從科學角度講,人的記憶一直是動態變化的。但是我仍然覺得我的童年幸福無比,一是因爲有家人的陪伴關愛,一是「閱讀」這道光照進了我的生活。今天我想特別談一談閱讀。

閱讀可以把陌生變爲熟悉,可以把世界放在你心裏

您已閱讀7%(436字),剩餘93%(54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