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高考雖然已經結束了,但考生們還無法真正放鬆,因爲還有一件中學階段最後的「人生大事」沒有完成,那就是選擇學校和專業。最近我看到很多人都在給考生建議,有的側重說學校的招牌效應,認爲上一個好學校比好專業重要;有的則在分析讀什麼樣的專業,可以「更有前途」,未來就業的路子更廣。幾乎所有人都在從他人評價的角度給意見,而沒有看到有人提及學生自己的興趣和意願。在這樣一件「人生大事」的語境中,個人的願意似乎是最不重要,是最可忽略的,這看上去很奇怪!要知道在學生們往後的人生中,能夠激發一個人的潛能,能爲一個人帶來幸福的最爲攸關的因素,就是個人的意願。
讀一個不喜歡的專業有多痛苦
其實很多過來人都經歷過大學讀了一個不喜歡的,甚至有點厭惡的專業的經歷,花費四年青春在一個不喜歡的學科裏掙扎,絕對是人生的一種痛苦。前幾天,有人建議考生,先考入一個好的大學再說,專業不喜歡可以換。這種話對學生們特別有欺騙性。二十多年前,專家就是這樣「騙」我們那一批學生的;二十年後,還在用同樣的話術,讓尚有一點理想的學子放棄自己的追求。原則上,高校裏轉專業可行,事實上,有幾個學生成功爭取到轉換專業的呢?當有人再這麼說,孩子們,這個問題一定要問個明白。
您已閱讀14%(509字),剩餘86%(31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