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辱罵學生的老師受罰之後,值得思考的兩重矛盾

徐海娜: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難管」,卻很少認真思考一下爲什麼「難管」?他們成長在現代社會,父母和老師從小教育他們要文明,而文明的要義首先就是「平等」和「自由」。

前幾天,《陝西都市快報》報導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一位就讀陝西省商洛市商丹高新學校初中一年級的女生聲稱受到其班主任王老師的長期辱罵,這件本來口說無憑的事情因爲有了孩子的錄音變得無可抵賴。凡是聽到錄音的人都會覺得這位王老師不配爲人師,可是在記者採訪時,學校的管理方依舊包庇教師,甚至認爲是家長和孩子與教師作對。到了14日晚,陝西商洛市商州區科教體局便公佈了此事的處理結果,涉事的王老師被記過處分,教師資格也予以撤銷。可是,我覺得這件事不能算完,這件事情之後至少還有幾個問題需要人們去思考。

事情一發生,我就想起了我一位朋友曾在WeChat朋友圈發過的一條訊息。那是在今年六月初,朋友所主持的教育機構開展了一項國際巡迴「挑戰賽」,以增加學生的社會參與度。在組織成都站初高中組選拔賽的時候,朋友在主持完一場設計思維工作坊之後,讓同學們回去設計一個與初高中社會相關的議題任務,結果學生回去設計出了一個以校園霸凌爲主題的「黃金法庭」遊戲化學習挑戰項目。他們提出的問題是「你是否遭遇過校園暴力?」「你是否對他人造成過校園暴力?」「暴力背後,有什麼不爲人知的故事?」等等。在這個項目之下,同學們分享了自己曾經感受到的校園霸凌,但是,令人震驚的是,他們總結出來的絕大部分的校園霸凌的實施者,是老師。爲此,我和我的朋友還探討了一下,也進一步瞭解了一下孩子們爲什麼會「指控」老師?原來,學生們的眼中,老師的以下行爲都是霸凌:「老師除了打罵,還會孤立排擠同學」;「老師不讓優生和差生玩」;「按分數排座位」等等。可見孩子們不傻,看得清清楚楚。爲人師表,真是應該謹慎言行!

我們看到一方面是老師對學生的「霸凌」,另一方面卻是對教師「懲戒權」的呼喚。例如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就提出修改《教師法》議案,建議《教師法》要明確寫清楚教師具有教育懲戒權。在陝西這件教師嚴重辱罵學生案發生之後,聽過錄音的校園管理方起初認爲這只是老師在對學生「批評教育」,在如此背景之下,人們對於「教育懲戒權」的疑慮,不得不說是有道理的。爲什麼老師會覺得學生「難管」,索求「懲戒權」?爲什麼會發生老師對學生的「霸凌」?至少有兩個問題,或者說兩種矛盾,值得我們去思考。

您已閱讀26%(909字),剩餘74%(25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