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露西

邊休假,邊工作

FT專欄作家露西•凱拉韋:向員工付薪水爲的是取得成果,而不是要求他們坐在辦公桌前。多休一些「工作假期」與取得大量的成功完全可以並行不悖。

今年夏天的大部分時間,我都在休「工作假期」(worliday)。我剛剛發明了這個詞用來形容我多年以來一直在做、但現在似乎需要有個名字的一件事。「工作假期」有點像度假,也有點像上班,它將是多數專業人士的未來。而且與多數人的想法恰恰相反,工作假期實際上挺好。

十天前我在北康沃爾度工作假期時,每天的起居大概是這樣的:醒來先收發幾封電子郵件,然後到海邊散散步。之後,坐在能看見溪流的窗戶下面寫文章。隨後我會走到戶外,點燃煤炭燒烤一根香腸,但更多情況下我會看著陰沉的天空,把香腸放到燒烤架下面。

多數專業人士度工作假期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個概念的穩步發展,從自動發送的「不在辦公室」(out-of-office)郵件的興衰之中,就可見一斑。五年前,這種郵件曾經風靡一時,八月份時給任何人發電子郵件,都會立刻收到自動回覆,告訴你收件人沒有上班,要休兩週假。兩三年後,你得到的回覆又變了,你還是會收到自動回覆的郵件,不過很快就會再收到一封在托斯卡納的游泳池邊用黑莓(BlackBerry)寫出的正式回信。

您已閱讀30%(446字),剩餘70%(10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露西•凱拉韋

露西•凱拉韋(Lucy Kellaway)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管理專欄作家。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裏,她用幽默的語言調侃各種職場現象,併爲讀者出謀劃策。她的專欄每週一出版在英國《金融時報》。露西在2006年獲得英國出版業獎的「年度專欄作家」獎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