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人加薪刺激消費

FT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中國總理溫家寶本週表示,指責中國儲蓄過多是「荒謬的」。同時,他十分明白,中國13億人必須減少儲蓄,增加消費。

人們可能會贊同溫家寶的觀點,雖然經濟學原理顯示,中國的儲蓄習慣,必須由其它地區的過度消費加以均衡。然而,眼下重要的不是追究責任(儘管這一向很有趣),而是要明白,中國及亞洲其它地區不能繼續走同樣的道路。美國人現在很缺錢,無法繼續充當亞洲的需求引擎。

要知道爲什麼,請看美國的個人消費。在20世紀的最後25年,個人消費佔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徘徊在67%左右。按照前25年的標準,這已經屬於高水準。但從2000年至2008年,該比例又升至72%的空前水準。這一趨勢如今已出現痛苦的逆轉。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諷刺地指出:「我們已經一直在向71%下降。」換句話說,要美國人再像以前一樣購物,需要等上很長時間。

亞洲人或者必須減少製造,把更多時間用於爲彼此服務,或者必須自己購買更多東西。總之,家庭必須增加消費。但實際情況卻一直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儘管人們認爲該地區的中產階層在不斷壯大,消費佔快速成長的GDP的比例卻持續下滑——而且下滑速度很快。

您已閱讀27%(459字),剩餘73%(12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